·自然环境
·历史变迁
·民族构成
·交通运输
·工业农业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市花市树
·经济实力
·科学教育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
·东港经济开发区简介
·大孤山经济区概况
·前阳经济开发区简介
·丹东市招商项目
·东港市招商项目
·凤城市招商项目
·宽甸县招商项目
·振安区招商项目
·振兴区招商项目
·元宝区招商项目
·临港产业园区招商项目
·前阳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
·东港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
·大孤山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
·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振
·振兴区扶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
·东港市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暂行规
中国丹东 | 丹东新闻网 | 丹东旅游网
丹东金农网 | 华夏经纬网 | 中国台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介绍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
2011-03-15 16:26:05     华夏经纬网

  园区简介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成立于2009年2月,并于10月升格为省级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15.86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园区新开工续建和签约项目33个,全部为千万元以上项目,项目总投资139.17亿元。

  园区面向国内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招商,致力于将园区打造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环保技术的先导区、生态工业的旅游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将积极营造优良的创业和产业环境,与国内外投资者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发展理念

  和谐

  合理利用现状条件,解决农用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矛盾,依托现代化生态农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多样的工作岗位,创造新型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努力营造祥和、安全、便利的生活和休憩环境,自然、尖端、环保的工作和交流环境,打造一个和谐、美满、以人为本的新型高科技示范园区。

  科技

  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高端研发为动力,形成以多元化产业为基础,绿色环保制造产业为支撑,高端支持、技术服务业发达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区域。规划中特别强调现代都市产业的科研孵化基地,物流交易商服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生态农业基地等多种功能分区。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更加广泛地渗透于所有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消费的全过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到社会循环经济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行业。

  生态

  以循环经济为本底,生态涵养为过程,对原有生态本底资源加以改造利用。通过多种生态技术手段,将产业、商服、农业、生活多种特色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生态系统,将绿色空间以灵活、自由、连续的形态融入园区的各个空间之中。提倡低能耗的建筑设计理念,选取无污染的设备设施,采用清洁能源与再生资源,从而符合环保产业园区的生态定位要求。

  唯美

  在园区整体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利用水系、山体、农田、林地等现状本底资源优势,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依靠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唯美宜人的园区空间,优美动人的园区风光,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以人为本的交通方式(突出行人和非机动车),亲近自然、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结合购物、娱乐和体验等功能,在领略尖端前沿高科技风采的同时,也为园区乃至丹东地区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优雅生活品质的高尚园区。

  投资环境

  区位优势

  园区所在地丹东,地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半岛相邻,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三个经济圈交汇点,是东北东部城市群的“南大门”。

  交通优势

  园区距港口、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边境口岸均在15分钟车程内。距东北东部铁路接梨树站2.5公里,距丹大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距大东港15公里,距丹东机场不到1.5公里,距规划建设中的欧亚大陆桥通道中重要结点——新鸭绿江大桥4.5公里。丹东港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开辟了散杂货、集装箱和客运航线。丹东机场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亚等航线。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东北亚铁路大动脉的重要枢纽。北京至平壤、莫斯科至平壤的国际联运经丹东出入境。公路交通距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已开通丹沈、丹大高速公路。连接丹东与东北东部12个城市的东北东部铁路,丹东至大连、丹东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丹东至通化、丹东至海城的高速公路,连接丹东与朝鲜的新鸭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正在实施。

  腹地优势

  丹东背靠东北东部城市群,是东北东部地区12个城市最近的最近的出海口和“南大门”。园区的直接经济腹地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发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将丹东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连为一体,间接经济腹地为东北全境145万平方公里,1.2亿人口,使丹东成为联系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黄金节点”。

  资源优势

  电力资源丰富,水电、火电、风电齐全,总装机容量159万千瓦,三至五年将达到500万千瓦。水资源充足,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的1.5倍,水质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矿藏资源丰沛,已探明64种矿产,是中国著名的“硼都”。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充足,各类大中专院校专业门类齐全。朝鲜、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人才、技术、市场为园区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合作空间。

  自然优势

  丹东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和“避暑胜地”之美誉。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丰富,有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24处,森林覆盖率达66%,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辽宁省园林城市和东北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基础设施优势

  通水、通电、通路、通热、通讯及场地平整等。

  政策优势

  1、政府对入驻企业收取的土地出让金,除上缴国家、省部分外,其余部分用于园区内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2、入驻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五年内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市及市以下地方分成部分,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3、入驻企业同时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优惠政策,主要是:

  (1)政府对入驻企业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包括中介机构收费和工本费)。

  (2)入驻企业,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内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

  (3)省中小企事业信用担保中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贷款优先提供担保。

  (4)企业从中国境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专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及部分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年期以上贷款,省财政给予不低于按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一年发生的利息额的50%贴息。

  (5)固定资产折旧率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 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摊销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

  (6)对园区内创办的出口加工基地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对购买知识产权、出口产品升级、新产品研发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贸发展资金予以倾斜。

  (7)国家、省赋予的其他优惠政策。

  服务优势

  提供“一站式服务”、“保姆式服务”和“增值性服务”。

  地理位置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坐落于中国最美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具体位于丹东新城区西北部,东起丹东机场,西至柳林河,南起浪东路,北至201国道。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