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历史变迁
·民族构成
·交通运输
·工业农业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市花市树
·经济实力
·科学教育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
·东港经济开发区简介
·大孤山经济区概况
·前阳经济开发区简介
·丹东市招商项目
·东港市招商项目
·凤城市招商项目
·宽甸县招商项目
·振安区招商项目
·振兴区招商项目
·元宝区招商项目
·临港产业园区招商项目
·前阳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
·东港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
·大孤山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
·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振
·振兴区扶持园区建设优惠政策
·东港市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暂行规
中国丹东 | 丹东新闻网 | 丹东旅游网
丹东金农网 | 华夏经纬网 | 中国台湾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介绍
东港经济开发区简介
2011-03-15 16:21:38     华夏经纬网

    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丹东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沿江、沿海区域实施四大组团发展战略。辽宁东港经济开发区(简称东港组团)地处鸭绿江入海口,是丹东四大组团中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离港口最近的组团,总规划面积318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入住总人口50万人。东港组团东起石佛河、西至古沟河、北至丹大高速公路、南临黄海。规划区内有海岸线20公里,由“一港、一厂、二区、三街”组成,一港为大东港,一厂为华能丹东电厂,二区为东港经济开发区和丹东临港工业东区,三街为大东、新城和新兴街道办事处。

    自东港组团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丹东四大组团中发展最活跃、体量最大的经济发展区域。2010年,东港经济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108.6%;规模工业总产值118.6亿元,同比增长46.8%;全口径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35.6%;一般预算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40.5%;招商引资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168.6%;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5%;外贸出口2.21亿美元,同比增长30.9%。

    一、合理规划,引领组团实现科学发展

    东港组团充分把握自身优势,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局,高速度建设,使其在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中始终保持核心位置,实现科学发展。

    1、功能定位

    坚持与东港未来发展紧密结合,与丹东东港同城化相衔接,与大东港建设相配套,与腹地城市建设出海口相衔接,通过“东联、西拓、北延”,加速发展临港产业和生态旅游,使东港成为东北东部地区的海陆门户和滨海生态城市。

    2、发展目标

    按照丹东市委、市政府“在短时间内实现巨变,拉动整个沿江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工作要求,重点发展“一港一城”,建设黄海北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计划到2015年,组团生产总值要达到3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把组团建设成为面向日韩的再生资源产业园、服务东北亚的装备制造园、辐射全国的旅游休闲园和东北东部现代化物流中心。

    3、空间布局

    加强一港、一城建设,实现港城联动、相互支撑、携手发展。

    (1)支持港口建设。加快推进两座大型港池和10个大型泊位建设,全面实施500万平米货场、国际客运站、生产生活辅助区、港内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等港口配套工程,大力发展港口服务配套体系,建立港口综合商务中心,大力开展电子口岸建设,使港口吞吐能力到2010年实现6000万吨,2015年达到1.5亿吨现代大港规模。

    (2)扩大城市规模。按照“东联、西拓、北延”的原则,加快推进丹东东港同城化步伐,大力建设城市西区和临港产业园区,积极向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万人,成为中等规模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4、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再生资源、风电装备、高新产业、食品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计划到2015年以前,建成一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再生资源产业产业集群产值1000亿元),两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高新产业集群产值600亿元;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产值500亿元)。

    二、加大投入,引领组团实现高起点开局

    为了尽快提升组团的基础设施承载力,迅速改善招商环境,提升对外形象,我们已经和即将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组团实现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保证土地供应

    东港组团核心区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1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滨海西区“五通一平”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计划每年新增5平方公里,可满足项目入驻需求。为了发展大型临港加工业,正在港口附近实施填滩造地工程,利用回填、吹填,新增临港工业发展用地15平方公里。

    2、改善交通条件

    在改善组团外部交通环境方面,前阳至东港段201国道拓改和亮化工程已经完工,丹大高速、鸭绿江大道和滨海公路全程通车,前庄铁路、丹港城际快车道正在实施之中,丹港轻轨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在改善组团内部交通环境方面,振兴大街、新兴路全线通车,城市东西出口改造、一经路、新城路和海关路等主次干道修建工程正在实施之中。此外,结合丹东机场改造和大东港扩建工程,东港组团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3、完善水电设施

    城市自来水二期工程已经投运,日供水能力由原来的5万吨提高到10万吨,同时还可输送2万吨原水供生产使用。正在实施的引 鸭绿江水入港工程,将为丹东和东港两市日供20万吨生活用水和10万吨工业用水,可保证组团30至50年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港城电力一次变和东沟二次变已完成主体工程,华能丹东电厂2号机组大修、输煤码头、蓄水库正在进行之中,二期工程两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使东港将成为辽东地区的电力大市。

    4、保护生态环境

    对入驻组团的项目,按照“三园两区”功能规划,实行分区入驻,并严格执行环保和投资规模准入制度,坚决杜绝污染项目入驻,避免出现跑马占地现象。积极实施城市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城市联网集中供热、大东沟综合整治和燃气入户工程,科学开发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加大鸭绿江湿地保护力度,全力建设滨海生态城市。

    5、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建设白云闸、人民大桥和太平湖公园,打造城市内河景观带;高标准建设城市规划馆、职教学院、中医院,抓紧扩建朝鲜族中学,移地新建刘家泡小学,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黄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大体育场馆维修改造力度,迅速完善城市功能;高标准实施路网、水系景观绿化,确保建成区每年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

    6、推进丹港同城

    基本完成丹东东港同城化总体规划和26个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有线电视信号互换、城际公交、医疗保险、邮政资费以及水电路建设等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下一阶段,我们仍将以共建共享为目标,积极推进两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领域的相互融合,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全面融合,为实现“大丹东”构想,作出组团应有的贡献。

    三、强化招商,引领打造新型产业聚集区

    组团自组建伊始,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招商引大项目,以大开放促大发展。2010年,东港经济组团已实施开工项目91个,总投资120.66亿元。

    1、再生资源产业集群正在兴起

    辽宁再生资源产业园,是以辽宁宝华再生资源工业园为先导区,目标是建设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面向日韩的国家级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8.23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主要从事废钢、废铜、废铝等“七类废物”的拆解及深加工。园区建设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计划5年建成,引进拆解加工企业330家,年拆解量300万吨,产值1000亿元,利税35亿元。目前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一期14栋厂房已建成,入驻企业21家,二期工程占地500亩,建设标准厂房20栋,将于年底竣工使用。

    为了迅速做大园区,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正在规划建设年吞吐量500万吨的再生资源专用码头,以及保税加工仓储区,加强将与日韩再生资源协会的合作,建立与日本日立港、小名滨港合作开展海港对接运输等。 

    2、风电装备制造集群渐成规模

    东港装备制造工业园,是以东港电磁线、丹东丰能和东港大无缝富安铜业等企业为龙头,目标是建设成服务于东北亚的大型风力发电机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园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主要以风电装备、风机配件制造及电控技术研发为主,计划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风电特钢冶炼锻造、风机叶片、风机主轴、风塔法兰等生产和科研企业50家,年生产风力发电机组配件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100亿元。丹东丰能一期投资6亿元,已于09年6月建成投产;东港大无缝富安铜业年产阳极板、铜拉杆20万吨,销售收入近百亿元;东港电磁线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磁线年产2000吨,销售收入1亿元,2010年将再投资9500万元扩产,力争年产1万吨,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东港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计划引进生物柴油、生物芯片、生物制药、电动汽车、LED、气体空分、钛合金等研发和生产企业150家,年产值600亿元,利税120亿元。投资2.5亿元的医创药业项目将成为丹东地区最大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投资3.9亿元的辽宁鸿达重钛项目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年底投产;投资1亿元的东港丹大电机和程瑞砂轮项目正抓紧建设,力争2010年11月份竣工投产。

    4、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以泰丰、泰宏、昌林、炬丰、炬龙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高标准建设东港食品出口加工区。目前园区内已建成食品加工企业65余家,年产值70亿元。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将食品加工业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对日韩欧美等国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果菜出口的重要基地,同时开发旅游食品、保健食品、超市食品等。

    5、现代仓储物流产业集群取得突破。东港仓储物流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粮食交易物流、钢铁物流、矿产品物流、保税区等项目。利用12.44公里的人工岸线,建设大型商业港口和业主码头,与大东港连为一体,打造成东北东部现代化物流中心。已入住园区的辽东集装箱货运中心、京港物流、金源仓储等企业,已成为丹东地区重要的物流企业之一;众多服务于港口的运输、船务、代理等公司入驻园区;投资3.095亿元的华盛粮贸即将开工建设,是丹东地区最大的粮食交易、仓储中心。

    四、促进和谐,引领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组团始终坚持协调各方,统筹发展,全方位、高标准实施安居、就业、医疗、就学等民生工程,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组团建设“东联、西拓、北延”的战略空间布局,积极实施太平湖、西海关和桥东市场等老城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桥南、桥东和西海关等新城区开发步伐,确保每年房地产开发面积不低于100万平方米。

    2、不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投资1.3亿元建设东港职教中心,用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到2015年,新增实名制就业5万人,普惠制培训1万人,养老保险扩面5万人;新增医疗保险3人。启动组团非城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测算工作和新农保业务,加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将服务网络覆盖到村级(居委会)。

    3、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鼓励科技创新,每年申请申报专利15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5件以上。继续巩固“双高普九”工作成果,完成职教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扩建朝鲜族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好体育馆(场)设施建设。完成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建设,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组团非城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加快发展广电事业,未来五年开通有线数字电视1万户。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