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北半部、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边界4个顶端位置为: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31′,南达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4°15′;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经73°,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纬度49°15′;东西相距5200公里,东西两端的时差约为4小时。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疆域
中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合144亿亩,略相当于除苏联之外的欧州各国的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陆疆总长约2.28万公里,与15个国家相邻: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和东南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领海为邻接其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在辽阔的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
中国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沿大陆海岸线,有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而南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乃至世界著名的都市,工业、商业、金融业、远洋运输业都很发达。
三、地貌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自西而东,构成所渭“三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的最高一级阶梯,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高山和高原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界上。此外,中国的名山也很多,如黄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庐山、武当山、雁荡山等。
四、山脉
中国以多山闻名于世。纵横全国的山脉,主要分为五个体系:(一)东西走向,包括天山-阴山-燕山山系、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山系以及南岭山系;(二)南北走向,包括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等山脉;(三)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有长白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等;(四)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冈底斯山等;(五)弧形山脉,主要为喜马拉雅山、台湾山地等。
五、江河
中国的河流除西南部有几条向南流以外,多数是由西向东流入太平洋。这些河流的总长度约22万公里。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500多条。全国径流总量达27115亿立方米,几乎与欧洲的径流总量相等。由于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地上地下有许许多多的古迹文物。
中国还有一条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801公里,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后经开凿疏浚,成为历代漕运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资由这条河运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通过这条河去美丽的江南游览;如今,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六、湖泊
中国拥有众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东部多淡水湖,著名的有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西部多咸水湖,著名的有青海湖。
七、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南海北海北缘的大陆坡上,北距广东汕头市260公里。主要岛屿有东沙岛、南
卫滩、北卫滩等。东沙群岛是珊瑚岛、礁,历来是广东省渔民捕鱼场所。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330公里的大陆架边缘。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共35个岛屿、礁、滩。其中宣德群岛的永兴岛、石岛、东岛及永乐群岛的甘泉岛、珊瑚岛、晋卿岛最重要。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西沙群岛自然资源丰富,有大量海底矿藏,群岛附近的海面是中国水产丰富的热带鱼场,盛产红鱼、石斑鱼、龙虾、玳瑁和藻类。这里地处南海的中部,是中国大陆和海南岛的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南100多公里,是一群未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滩。分布略成椭圆形,海域呈微绿色。
黄岩岛位于中沙群岛以东300公里处。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南海诸岛为广州、香港、马尼拉、新加坡弧形航线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南海诸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南海诸岛行政上一向隶属广东省管辖。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海南省,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八、气候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南方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北部则靠近寒带,因此各地气温差异很大。北方夏季温暖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南方树木常青,一派热带和亚热带风光;东部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西北部“早穿皮袄午穿纱”,寒暑变化大;西南的青藏高原全年气温较低,是中国特殊的高寒地区。
九、资源
中国现有耕地13004万公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层深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花生,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柿子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柑桔、油菜、蚕豆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四川盆地多为紫色土壤,盛产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和柑桔、柚子等。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5894万公顷。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到处是望不到边的红松、落叶松、黄花松等针叶林和白桦、柞树、水曲柳、杨树、榆树等阔叶林。其次就是西南天然林区,这里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楠、红木等。
中国的草地面积约40000万公顷。在从东北到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的广阔草原上,分布着许多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出产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和蒙古绵羊。新疆天山南北也是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场和牲畜良种基地,出产著名的伊犁马和新疆细毛羊。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仅陆栖脊椎动物就有2980多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已发现的鸟类有1659种,兽类641种,两栖类240多种,爬行类440多种。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有不少是中国的特产,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扭角羚、白鳍豚、扬子鳄等。
大熊猫是一种特别逗人喜爱的珍稀动物,被誉为中国的“国宝”,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一带偏远的高山上,食竹。它属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的残留种,有“活化石”之称。
中国有木本植物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水杉、水松、银杉、杉木、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杜仲等树种为中国所特有。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杉,它是一种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5米。在一亿年前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北美、欧洲等地,到第四纪冰川时期,全部被毁灭。1941年,在中国四川、湖北交界地区发现了1000多株水杉,成为二十世纪植物学界的重大发现。1949年以后,水杉被广泛引种于世界各国。
为了保护和拯救中国特有的动植物和濒危物种,到2003年3月,全国已建立19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四川卧龙、吉林长白山、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农架、内蒙古锡林郭勒、新疆博格达峰、云南西双版纳、江苏盐城、浙江天目山、贵州茂兰等12处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湖南东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青海鸟岛、海南岛东寨港等6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水禽湿地。此外,中国还在北京、昆明、广州等地建立了濒危动物拯救中心。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都已找到。目前,中国已经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3种,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探明储量的能源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及放射性矿产铀、钍等,其中煤炭保有储量为10071亿吨,主要分布在北方,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黑色金属矿产探明储量的有铁、锰、钒、钛等,其中铁矿保有储量为463.5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辽宁的鞍山-本溪一带、河北的冀东一带、四川的攀枝花一带,都是大型的铁矿区。钨、锡、锑、锌、钼、铅、汞等有色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而稀土金属的储量则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稀土总量还多。
十、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一、长城 (北京市;198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故宫 (北京市;198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北京市;198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四、敦煌莫高窟 (甘肃省;198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五、秦始皇陵与秦兵马俑 (陕西省;198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六、泰山 (山东省;1987年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七、黄山 (安徽省;1990年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八、九寨沟 (四川省;1992年列世界自然遗产)
九、黄龙寺风景区 (四川省;1992年列世界自然遗产)
十、武陵源风景区 (湖南省;1992年列世界自然遗产)
十一、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 (河北省;1994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二、布达拉宫 (西藏自治区;1994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三、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省;1994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四、武当山古建筑群 (湖北省;1994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五、庐山 (江西省;1996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六、峨嵋山与乐山大佛 (四川省;1996年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十七、平遥古城 (山西省;199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八、苏州古典园林 (江苏省;199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十九、丽江古城 (云南省;1997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颐和园 (北京市;1998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一、天坛 (北京市;1998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二、武夷山 (福建省;1999年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二十三、大足石刻 (重庆市;1999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四、明清皇家陵寝 (湖北省、河北省;2000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五、龙门石窟 (河南省;2000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六、青城山与都江堰 (四川省;2000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七、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安徽省;2000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八、云冈石窟 (山西省;2001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九、云南三江并流 (云南省;2003年列世界自然遗产)
三 十、明十三陵 (北京市;2003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三十一、明孝陵 (江苏南京;2003年列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台湾资料库 |
|
![]() |
![]() |
政治事件 |
更多 |
|
![]() |
![]() |
“台独”组织 |
更多 |
|
![]() |
![]() |
军情档案 |
更多 |
|
![]() |
![]() |
历史资料 |
更多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