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台湾资料库 政治事件
台湾的老农津贴政策
华夏经纬网   2014-08-11 09:27:38   
字号:

    台湾的老年农民福利津贴(以下简称“老农津贴”)是李登辉执政士气开始推行的一项福利政策,旨在发挥政府津贴的方式给予老年农民以生活照顾,迄今已实施19年。然而,该项政策涉及的受惠人群范围及津贴额度问题历来被视作选战操作中的“政策牛肉”,因而也是朝野政党长期拉锯的战场之所在。老农津贴政策所依据的“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自1995年实施以来,短短7条文字已经历8此修改,至今在“立法院”内仍是争论的议题。

    主要内容

    老农津贴是台湾当局为照顾老年农民生活,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由政府预算支出,逐月发放福利津贴的政策,目前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7000元(新台币,下同)。1990年代,台当局鉴于军、公、教人员及劳工均已依法享有退休或老年给付之生活保障,而农民被排除在外,存在一定政策漏洞,于是在综合考量下制定“暂行条例”,自1995年6月起发放老农津贴。该政策名为“津贴”而非现今惯用的“年金”或“保险金”等词汇,也可以反映其政府福利色彩多于社会保障功能。从老农津贴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其最终将被农业保障体系中的老年给付项目所取代,而从现实层面观察,老农津贴称得上是一项与台湾目前经济体制并不完全“合拍”的、过渡性的社会福利政策。

    现行“暂行条例”对申领老农津贴资格的认定有两项基本规则:一、年满65岁;二、申领时参加农民健康保险(以下简称“农保”)且加保6个月以上,或是已经领取劳工保险老年给付的、会员资历在6个月以上的渔会甲类会员(从事远洋、近海、沿岸、胡泊、河沼渔业及浅海、鱼塭养殖业的渔民,不包括渔业雇主、渔业改良及推广工作者和兼职渔民)。

    “暂行条例”中另有“排富条款”,规定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老农,不发放津贴:一、最近一年农业所得以外个人综合所得总额在50万元以上者;二、扣除农业用地、农舍、无农舍者个人所有且实际居住的唯一住房(房屋评定标准价格与其土地公告现值合计,400万元以下者按实际值扣除,400万元以上者按上限400万元扣除)之外,个人所有土地及房屋价值合计500万元以上者。

    主要争议

    意识申领资格标准低,有漏洞可钻。由于对“农民”的认定标准较为宽泛,加之查证程序不严格,使得大量非农民在取得农地之后便可号称“从农”,申领津贴。台湾现行法令规定,名下有0.1公顷(1分)农地或林地即可认定为农民。在相关制度的利益驱使下,“1分地农民”、“纸上农民”越来越多,于是引发了岛内农地越来越少、而农民却越来越多的怪现象。“监委”沈美真调查发现,2010年至2012年,新加入农保人数达12.6万,其中666人超过80岁,最高年龄94岁,沈不禁问道:“到94岁才开始务农,合理吗”?相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13年底,台湾农业就业人口为54.6万,而当年核发老农津贴66万人次,显示老农津贴的发放存在漏洞。

    二是津贴支出影响财政资源配置,挤占农业预算。“农委会主委”陈保基于今年5月指出,“农委会”约有822亿元预算用于福利及补贴,占总预算额的67%,而产业辅导预算仅为74亿元、占6%,农村再生基金约60亿元、占5%,总预算中仅有一成用于产业辅导。在“养老”远重于“创新”的政策运作模式下,台湾的农业建设发展受到严重排挤和阻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冲击尤为显著。

    三是津贴数额持续加码,沦为蓝绿政争工具。老农津贴政策每逢选举便成为“朝野”两党“开支票”、“端牛肉”的缠斗阵地。“暂行条例”从1995年6月上路开始,几乎每逢选举都要上演加码战,迄今已修改8次,老农津贴随之上调4次,从每月3000元一路增加到7000元,每年支出经费也从126亿元增至562亿元,核发人数从最初的36万人增加到66万人。在讨好选民的心里下,支票一旦开出就少有人会反对,最终的增额部分几乎全部明确规定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形成“逢选就涨,易放难收”的局面。目前老农津贴发放门槛畸低的局面,不能不归因于蓝绿共业。

    “暂行条例”修正历程

    1995年5月31日,“暂行条例”颁发。当年12月,岛内举办第三届“立委”选举,翌年3月是“总统”选举。在“总统”李登辉指示和“行政院长”连战主导下,老农津贴政策自1995年8月起实施,年满65岁且投保农保满6个月的农民,每人每月可领3000元。

    1998年11月11日,“暂行条例”第一次修正。同年12月,岛内举行第四届“立委”选举及“院辖市”市长、市议员选举。

    2000年6月14日,“暂行条例”第二次修正。仅少数文字修改,与“冻省”后的相关制度接轨。

    2002年6月12日,“暂行条例”第三次修正。明确了津贴发放的起算时间。

    2003年12月27日,“暂行条例”第四次修正。翌年3月便是岛内“大选”,因应陈水扁的竞选支票,绿营推动将老农津贴由每月3000元上调为4000元,加强对申领津贴权利的保障,并规定依消费者物价指数和实质薪资增长率,每5年调整一次。

    2005年12月28日,“暂行条例”第五次修正。当月,岛内举办“三合一”选举。在民进党打压军公教优惠存款,提高老农福利的竞选策略下,老农津贴由4000元调涨至5000元,同时取消每5年调整一次的规定。

    2007年8月8日,“暂行条例”第六次修正。次年1月和3月,岛内将分别迎来第七届“立委”选举和“总统”选举,随着选战升温,在陈水扁的推动和部分蓝营“立委”的配合下,老农津贴加码至6000元,与此同时,“国民年金”第一系列福利措施也水涨船高。

    2011年12月21日,“暂行条例”第七次修正。岛内首次“总统”和“立委”合并选举定于次年1月举行,选战前夕,在蓝绿两党“照顾弱势农民”的共同呼声以及暗中角力下,津贴调涨至7000元,增加了现行的“排富条款”,并且恢复了参照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动定期调整的条文,调整周期为4年。

    2014年1月29日,“暂行条例”第八次修正。因面临预算压力与日俱增,以及社会上一系列针对资源分配不公和“假农民”现象的批评声浪,“农委会”竭力推动上调申领津贴门槛,欲将应具备的农保年资由6个月大幅上调至15年。

    2014年6月13日,“暂行条例”修正案再度排入“立法院”临时会,申领门槛上调一案将再度成为“朝野”攻防的焦点。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台湾大事记
  更多
·2021年5月 全台因应疫情三级警戒
·2021年4月 台铁“太鲁阁号”发生事故
·2021年3月 大陆暂停进口台湾菠萝
台湾资料库
 
政治事件
  更多
·台湾地区“立法院”的“常设委员会”制度
·“反渗透法”简介
·民进党初选民调制度及主要民调机构概况
·台湾地区“公民投票法”的演变及影响
·台湾民调/TVBS发布7月“六都”市长竞选民调
·“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备战三大趋势
·台湾“九合一”选举概况
“台独”组织
  更多
·海外“台独”运动的潮起潮落(下)
·海外“台独”运动的潮起潮落(中)
·海外“台独”运动的潮起潮落(上)
·在日“台独”组织简介
·台湾人公共事务会(FAPA)
·“喜乐岛联盟”成立 上演“台独”闹剧
·支持“台独”的政党团体
军情档案
  更多
·台军无人机概览
·台湾F-16战斗机失事情况
·美国对台军售程序
·2020年台军丑闻弊案大盘点
·台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短板
·台制中程巡航导弹简介
·台军陆航部队直升机发展运用情况
历史资料
  更多
·恩庇侍从体制在台湾(一)
·两蒋时期蒋氏父子的执政特色
·说“郊籍”
·鸦片战争中台湾同胞的反侵略斗争
·辛亥革命影响下的台湾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
·透视台湾社会的“日本情结”
·台湾现有“邦交国”一览表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