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开放的常德 > 交流动态

台胞陈志奇的悠悠母校情

2013-06-20 07:51:16
华夏经纬网
 

  6月19日开放的常德网讯(作者 陈锦龙 粱琼华)6月18日,常德市石门县台办收到一封来自海峡彼岸台湾的信件,信封是用牛皮纸特制的刊物专用信封。台办工作人打开一看,原来是台湾大学陈志奇先生信守诺言,寄来了他一个月之前参访湘北职专(原石门中学)时允诺的墨宝。展开字幅,“永恒的母校”五个大字工整俊逸、力透纸背,洋溢着老先生对母校的拳拳挚爱之情。

  陈志奇先生出生于原石门县花薮乡明泉村,少时就读于当时石门的“最高学府”石门中学,15岁随兄到台湾,曾留学美国,后一直在台湾大学执教,是台湾大学资深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反独促统工作,与台湾陆军二级上将许历农先生一起,团结国民党退役将校军官成立了台湾新同盟会,出任执行副会长,并创办了一份旗帜鲜明反独促统的刊物《国是评论》,是一位为国家和平统一,在两岸间艰苦奔走,在岛内嘶声呐喊的爱国学者。离家60多年,他念念不忘家乡的一草一木,长期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今年5月,他第三次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

  5月17日,年近80高龄的陈先生风尘赴赴回到了石门。尽管舟车劳顿,依然马不停蹄,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他拜谒爱国将领郑洞国将军墓茔、回乡祭祖访亲,参访湘北职专、石门一中、二中,参观县博物馆和石门新建成的火车北站、县工业园……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他由衷地赞许,并提出了深度开发石门旅游等一些很好的建议。

  这次返乡,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不是他的老家祖宅,而是他的母校——原石门中学,现今的湘北职专,他不只一次的对随行亲友说,他是石门中学53班的学生。当他踏进母校——现湘北职专的大门后,他便像孩子一样找寻起了原来的足迹,当看到校内保留最好的百年古迹——忠烈祠(秀峰书院)时,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当时正值学生下课时间,面对热情簇拥的学生,陈先生一一与之合影,勉励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陈先生以一介学子的身份,向学校领导、校友谦虚地汇报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并介绍了所在的台湾新同盟会的职责和使命,他表示,促进统一,振兴中华是新同盟会的职责,也是他毕生的使命,虽然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任重道远,他将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在学校领导请求题词后,他当场挥毫写下了“永恒的母校”,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但或许由于激动,或许由于疲劳,字迹有些颤抖,自律甚严的陈先生,对自己的现场急就之作很不满意,当场承诺,回台后,将认真书写一条幅,再寄回来。想不到,他说到做到,不及一月,便履行了承诺。

  陈先生回乡省亲得到了石门县委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董岚、县长郭碧勋、县人大主任高德知、县政协主席陈本富以及县四大家多名县级领导会见了陈先生,县委统战部、文化局、教育局等多家相关单位给予了热情接待,对于家乡人民的热情,陈先生非常感动,再三表示自己要在有生之年为家乡经济发展、两岸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编辑:庞廷禹

主办单位: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