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绵阳城市南郊,距市中心2公里,区域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7.64平方公里,水面5.06平方公里。2000年8月28日,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启动,各项开发建设全面拉开。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绵阳城区,区内现有三江、南湖,形成山水相映,风景如画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有绵阳航空港,外联成绵、绵广高速公路、绵三一级公路、宝成铁路、九寨环线,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得天独厚。 按照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开发、滚动发展"的思想,将建成具有总体布局合理,交通、通讯便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环境优美,极具良好城市生态的现代化工业新区。经济区将以有力的投资优惠政策和十分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吸纳国内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着力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重点是新型建材、汽车零配件、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态环保、生物工程等高附加值产业。
投资环境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点区域,发展前景好,势头强劲,投资近5亿元的三江水利枢纽工程形成了5.06平方公里的人工湖面,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投资近8亿元的绵阳南郊机场座落在区内,于2001年5月正式通航,将使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绵阳市及川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窗口。成(都)绵(阳)高速公路全程93公里,一小时即可到达省会城市成都,距成都的双流国际机场亦仅仅116公里。正在建设中的川陕高速公路,将绵阳-广元连成一线,大大增强了与西北地区的联系。中国西部重要铁路运输干线宝(鸡)成(都)复线铁路从市内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绵阳火车站5公里,离火车货站6公里,方便快捷的陆、空交通系统,使经济区占有区位上的独特优势。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绵阳科技城实施意见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绵阳跨世纪发展和科技城来设的总体规划要求,于2000年8月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定点绵阳城南,边缘距城市中心2.5公里,区域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7.64平方公里,水面5.06平方公里。在绵阳科技城建设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之内。经济区交通便利,外联成广高速公路、宝成铁路、九寨环线、绵三公路穿区而过,区内已建成的民用4C级机场,可停降B737、A320等型客机。南湖风景区景色得天独厚,建成的三江工程已下闸蓄水,形成的水域面积大于杭州西湖,水域的中央和两岸风景独特,环境宜人,为旅游及房地产开发提供了极好条件;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绵阳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相对独立的规划工业园区,在科技城的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
一、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发展为主题、科技为先导、项目为龙头、招商引资为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按照"统一规划、分片开发、滚动发展、注重实效"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政策为核心、企业为主体的运行机制,产业布局上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借鉴国内外经济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用合理的发展布局、完善的产业群体、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现代化经济新区和现代工业集聚区。 (二)发展原则 1、坚持招商引资、技术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驱动的原则。采取"边开发,边建设,以开发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的方式,首先搞好启动区基础设施工程和首批项目的引进,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建成一片区域,改善一块环境,尽快树立起经济区的形象。同时,把产业滚动发展和基础设施分期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开发建设进入一个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2、依托绵阳市区,积极引进和整合市内、区内优势资源,迅速形成开发建设新亮点、新热点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产业发展上,努力依托绵阳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人才优势,以最优惠的经济政策和最宽松的投资环境,吸纳、集聚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同时,利用近郊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使其成为绵阳市对内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绵阳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
地址:绵阳市绵州大道北段13号
邮政编码:621000
联系电话:0816-6391114
传真:0816-6391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