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发电 蔡英文还剩多少招?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2025年非核家园!”蔡英文喊着空洞的口号成功骗到了选票,然而,这个夏天,台湾民众面临的是“限电危机”、“无预警大停电”。为了实现“台湾无核”理想,仿佛不惜一切代价……火力、风力、水力、地热等代替品全数上场,空污、生态平衡被破坏、更昂贵的价格也随之而来。与主流民意背道而驰,小英还要一意孤行吗?

火力发电


    图为高雄及屏东近30个团体日前筹组成立“南部反空污大联盟”,并到高雄市小港台电大林厂前抗议,要求台电禁烧生煤,后面是大林厂的大烟囱。(资料照片/吕素丽摄)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加剧空气污染

    民进党当局“非核家园”政策使台湾电力转向倚赖火力发电,其中位于高雄市小港区的台电大林厂采用燃煤发电,PM2.5数值居高不下,空污问题引发居民与环保团体不满,今年4月拉白布条抗议高喊:“我们要健康,不要致癌物!”并质疑台当局只顾非核、不顾电厂周遭人民健康。

    今年4月15日,台南、高雄及屏东近30个民间团体合组“南部反空污大联盟”,成立首日即前往大林电厂前抗议,指摘台电燃烧生煤造成的空污,已成地方头号公敌。

    联盟召集人陈椒华说,去年10月到今年3月长达半年时间,小港、大寮及屏东、潮州测站,测得的PM2.5数值均高于平均值,以小港测站最严重,显示大林电厂该区域居民死亡风险增高,大林厂采燃煤发电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详细

    增加发电成本

    台湾“工研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前主任杜紫宸表示,核一1号机原定的除役时间是明年年中,但自前年开始就在台“立法院”卡关,明明已修复,却不能重启使用,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任后,又不让核二厂2号机使用。

    种种迹象显示,蔡当局执行提前去核策略,核能每度电的发电成本不到1元(新台币,下同),火力发电算上添置新机组的花费,平均每度电的发电成本达3元,估计若用火力替代核电,台湾至2025年非核家园达成前,需多花1兆元发电。 >>详细

海上陆上风力发电


    苗栗南龙渔会许多渔民在上纬公司设置风力发电机组过程中,多次表达反对意见,并在渔船出海挂白布条抗议。(陈庆居翻摄)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风机噪音干扰生活质量

    台“经济部”推动的离岸风力发电计划,在彰化芳苑外海打造示范风场,得标的福海风力发电公司计划建置800至1000座风机,但当地渔民不满每支风机架设距离仅相隔500米,密集的风机将造成海域被占无法作业,加上福海公司未依承诺施工及发放补偿,曾号召80艘渔船挂白布条出海抗争。

    德商英华威公司在苗栗苑里设置多支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因不少风机距离民宅过近,部分甚至只有60米,持续发出的低频噪音让居民受不了“疲劳轰炸”,组成“苑里反疯车自救会”长期抗争。自救会发言人、西平里长陈荟茗说,英华威公司当年未先与民众沟通就将风机架在民宅附近,“谁能受得了轰隆隆地风车转动声,整夜钻进耳朵里?”

    台“国发会”规划自今年起至2020年,投入203亿元积极推动澎湖绿能低碳观光岛计划,其中157亿元用于建造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光电,历时2年完成场址环评,因将于湖西乡、白沙乡等地再增设风机,长年已饱受低频噪音困扰的居民发动抗争,坚决反对台电于陆上增设风机破坏生活质量与天然景观。 >>详细

    加速濒绝中华白海豚绝迹

    中华白海豚是濒临绝种的第一级保育类野生动物,全台数量不到百只。(林务局提供)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彰化环保联盟总干事施月英更指出,芳苑近海是生态和地质敏感区,也是中华白海豚觅食和繁衍的场所,中华白海豚是濒临绝种的第一级保育类野生动物,全台数量仅剩不到100只,海上风机施工打桩制造海底噪音,加上电缆铺设恐怕加速白海豚灭亡。 >>详细

水力发电


    花莲县万里溪上游为台电“万里水力发电计划”预定地,是附近太鲁阁族与客家人百年来仰赖的泉源,也是下游凤林镇农田重要的灌溉水源。(反万里水力电厂自救会提供)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815大停电后,电力供应问题再次受到注目,台电看好花莲万荣“万里水力发电厂”重启计划,预估有机会能在今年完成第二阶段环评,盼能减缓东电西送负担,但不仅花莲县政府以计划内容穿越敏感地质区且未通过环评,坚决反对,地球公民基金会直指,缺电问题层面极广,盖电厂绝非唯一选项的“万灵丹”,“这是两码子事!”

    花莲万里溪中上游的万里水力发电厂,前身为西宝水力发电计划,2001年提出后,因从马太鞍溪越域引水,与万里溪汇集发电,穿越敏感地质区引发环团批评,台电修正计划保留万里溪水量,2010年再提缩小版的万里水力发电厂计划,2014年送台“环保署”二阶环评,但地方仍坚决反对声浪,台“经济部”暂停计划至今。 >>详细

地热发电


    蔡当局上台后积极推动绿能政策,宜兰县复兴、三星两乡交界清水地区因有丰富地热,县府招商后已与宜元公司签约,预估地热发电厂可在3年内商转,另有台大教授高成炎自组的“兰阳地热资源公司”,于五结乡开发利泽地热发电厂,但均遭民众质疑位于土壤液化高潜势区,且宜兰地震频繁,开发后恐有灾情的隐忧。

    位于宜兰县五结乡的利泽地热发电厂也于今年4月通过环评,预计2025年完工,将筹资100亿元逐年开凿11口地热井,每口井深度6公里,电厂总装置容量达101百万瓦,预计2025年完工后可提供每年8亿度电。

    但五结乡民代表会副主席陈美华表示,上周发生大停电,了解民众无电可用的窘境,但利泽地热位于土壤液化高潜势区,且宜兰地震频繁,在未解决地方疑虑前,该案应暂缓开发。 >>详细

光电绿能发电


    桃园市政府推动埤塘光电绿能计划,引发学者及环保团体担忧大量太阳能电板,将造成埤塘优养化,严重冲击埤塘生态景观。(甘嘉雯翻摄)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桃园市府推动的埤塘光电绿能计划,希望3年内选择约300口、占地1650公顷的埤塘建构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在3年后达到660百万瓦发电量。屏东近年来在县府与台电积极推动下,已有许多房舍屋顶、农地甚至废弃鱼塭设置太阳能板“种电”,去年底还有业者看上新园乡港西湿地,计划建置浮动式太阳能板,但因地方民众及环保团体反对,已经撤案另觅他处。

    造成水质优养化

    台湾中原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陈其澎担忧,一旦扩大在埤塘种电,恐造成埤塘优养化,冲击埤塘生态与景观,就像在“美丽少女脸庞贴狗皮膏药”。

    “埤塘光电的效益在哪里?”陈其澎说,815全台大停电,即使埤塘发电也仅是少量电力,况且太阳能板制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生产过程都不环保了,这算是绿能吗?”

    陈其澎说,比起核能或火力发电,埤塘光电不稳定,也不能急用且蓄电功能不佳,“我不是否定太阳能发电,而是太阳能板放在埤塘一定有影响!”他认为,用埤塘防洪、滞洪都比发展光电好,很多闲置农地可做太阳能发电,或像荷兰在自行车道路面设置太阳能电板,“不懂为何一定要找埤塘?” >>详细

    破坏候鸟栖息地

    港西湿地占地20逾公顷,除是候鸟渡冬的栖息地外,港西抽水站也设置在此,因此当业者欲在湿地上建置浮动式太阳能发电的消息传回,村民纷表不赞同,村长余开山也担忧浮动式太阳能板会影响排水,雨季与台风季节来临,恐造成严重水患。

    鸟友林传杰也指出,在湿地建置浮动式太阳能板,反射光线可能让候鸟觉得太刺眼而降低降落栖息的意愿,将减少生物的多样性,且湿地水质多少会受到太阳能板建置而变差或优养化,水面下生物会更难生存,让候鸟栖息时能觅食的资源变少,导致整个生态链受到影响,无法接受在湿地设置浮动式太阳能板。 >>详细

    评论蔡英文当局上台后,全力朝“非核家园”目标前进,但本月15日大潭电厂因天然气供气中断,导致6部机组跳脱,就引发全台600多万户停电,在蔡当局不许已停机的核一厂1号机、核二厂2号机重启,而再生能源又完全无法立即支持足够电力的情况下,突显出非渐进式的全面非核政策,只是一场为了反对而反对,不惜拿台湾经济发展与安全的豪赌而已。

    台湾人民要求的供电环境其实很简单,就是“稳定”与“廉价”,核电不但能达成这2项基本要求,而且以岛内4座核电厂的设计,也不会有安全问题,再生能源不是不能发展,然而在发电成本远较核电高出2至5倍的状况下,如果蔡当局不敢调涨电价以因应成本,又无法解决各种再生能源遭遇的反弹声浪,就应认真考虑重启核电的必要性,否则难保815的安全层级停电事件不再发生。

    电力体检 台学者:增电、平衡区域供电才能治本

    怎达成非核家园目标? 林全:智慧电网与电表要做起来

 

【策划编辑:邱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