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去中国化”拿孔子开刀 
台北故宫的“新故宫”计划,也打着“对内争取民众认同”的主轴策略,打算让孔子也“转型”!7月的“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展,台北故宫内部讨论确有将“万世师表”字样撤换的声音。所谓“转型正义”,其实仍是“去中国化”。 台北故宫强调“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只是暂定的展名,确切展名还在讨论,但此举以“避免造成对立”为立场,已是企图回避孔子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与台湾的联结,甚至还想与近年中国大陆在全球设立的“孔子学院”切割。然而,少了中华文化的台北故宫还剩下什么?【阅读】 台北故宫院长称文物不会还大陆 还要给孔子展改名 罗智强:林佳龙、林正仪脑袋有洞? 台北故宫名为“去孔子”实为“去中” 
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唐德明召开记者会。(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云) 台媒质问,若所有来自中国大陆的都要被排除在外,那么妈祖、关公是否也不必留在台湾,各地庙宇都要“转型”?台湾的下一步是否要废汉字,改罗马拼音?现在台北故宫所藏的文物,是否也应返还给中国大陆? 然而面对文物来自中国大陆这一点,台北故宫院长林正仪仅以“文物流通保存”全球皆然一笔带过。报道称,虽然这些文物留在台湾,但蔡英文不断地将中华文化剥离的作为,文物还能剩下什么?展现在书画中的孔子,若不能予以相应的文化定位,那么世人所见不过是老者的身影,何以理解儒家文化圈对亚洲乃至西方的影响? 台北故宫公布,2016年的总参访人数较前一年少了60万人,台北本馆的大陆游客尤其少了28.9%,而台北故宫的南院的访客也不理想,南院处处长卢庆荣就指出:“南院需要靠精品吸引游客”。能够吸引全世界观光的精品,恐怕并非现今规划的“印度玉器”、“日本服饰”展,而仍是“中华文化”精品。 卡在“中华文化”和“去中国化”之间的台北故宫,不仅宣传困难,连台湾嘉义、台南的民众也表示参观意愿不高。台北故宫如果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无法定位,也就难以避免台北故宫南院难聚人气而成“蚊子馆”的命运。 孔子遭"去中国化" 罗智强怒呛蔡英文应抹除DNA “孔子”又中枪?民进党“转型正义”换新对象 台北故宫“去中国化” 不认了“祖宗” 
台北故宫院长林正仪。(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民进党执政后,全面朝着“脱离中国”这个方向迈进,毋庸置疑的,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独立建国”。教育和文化是“去中国化”的重点项目;早在二十多年前,李登辉掌权时就进行修改中学“历史课纲”的工作,先是低调的窜改名词;日据时代改为日治时代、抗战胜利称之为“终战”、二战时期台湾人的祖国是日本帝国--等,又称来自中国大陆的政府都是外来政权,欺压剥削台湾人。多年下来,绿色政客说修改课纲的成效很好,当今台湾年轻世代多是“天然独”,选举时泰半都投民进党的票。
不久前发生的“拆蒋介石铜像”、中正纪念堂转型等事件,酝酿甚久的“去蒋化”,公开纳入民进党的“转型正义”,是“去中国化”的一个环节。现在又有了“去孔子化”的行动。 [台岛夜话] 绿营“去中”连孔子也不认 遭批:世界文化低能儿 实在搞不清楚,孔子哪里惹到民进党了?台北故宫的理由是,有民众质疑“孔子与台湾的关联”,为了避免“造成对立”,所以考虑拿掉“万世师表”,这理由也太瞎了吧。
先不要说,妈祖、关公也都没来过台湾,连仓颉也没来过台湾啊,为什么民进党还要使用仓颉造的字呢?在台湾这块土地上,除了台少数民族,谁有资格说自己本土、别人外来? >>> 尊"神社"贬"孔庙" 蔡正元骂林佳龙是"汉奸政权" 台中市长林佳龙上月20日在市政会议中,提到“台中孔庙不是古迹,只是取代以前的日本‘神社’”,因为是国民党“外来政权”粗暴硬盖的,他拟花费200万新台币在年底前重建日本“神社”。对此,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蔡正元痛骂“林佳龙政权是汉奸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