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发生首起大陆学生变共谍案”? 
周泓旭 图片来源:台媒 就读政治大学企管研究所的陆生周泓旭,涉嫌利用陆生身份赴台当“共谍”,从事发展组织,向多个“中央机关”刺探公务机密,涉嫌违反台湾地区“国家安全法”。台媒《联合报》报道,台湾“调查局”还声称已掌握情报。3月9日,台湾检方以现行犯将这名男子逮捕,移送台北地检署复讯。并且,检方以其违反“国安法”向法院申请羁押,法院10日已裁准。这是台湾“调查局”逮捕的首位涉“共谍案”的在台陆生。据了解,周泓旭去年7月自政大毕业,今年2月以投资经营名义来台。周泓旭到案后否认涉案,但检调不采信其说法。 【详细】 国台办批蓄意捏造 制造事端 大陆国台办马晓光10日针对上述事件表示,在“台独”势力大肆渲染下,背后动机令人狐疑,国台办也一并回应日前台当局透过媒体对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的点名批判,批评是蓄意捏造,制造事端。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应说,“我不了解这件事,台有关部门指涉国台办,纯属蓄意捏造,制造事端。” 马晓光表示,在“台独”势力大肆渲染“大陆在台情报渗透严重”之际,发生此事,背后动机令人狐疑,先是干扰两岸正常的校际交流,现在又在赴台就读的大陆学生身上做文章,只会进一步伤害两岸教育交流和同胞感情,恶化两岸关系。 【详细】 5000“共谍”潜伏台湾 台官方回应 
据亲绿的《自由时报》13日报道,大陆在台“共谍”约5000人,“渗透严重”,过去15年破获的“共谍案”几乎都集中在军事机构,但“政府被渗透情况并不比军方少”。报道称,2002年至今破获的所谓“共谍案”有60起,其中马英九当局开放大三通前18起,之后有42起,为开放前两倍还多。最知名的是2009年1月的“总统府共谍案”,前“总统府”专门委员王仁炳涉嫌为大陆收集马英九和陈水扁交接事宜等机密公文。 
台湾“民视新闻”报道,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安保法”记者会上,“绿委”王定宇更是表示,最糟的情况是,连“总统”都不信任身边幕僚。“哪怕是前‘总统’马英九,他的爱将王郁琦,他们的首席对大陆谈判代表,他们都怀疑他被渗透了。” 台“内政部”:未发现被渗透 
台湾"内政部"次长花敬群13日表示,没有发现有被共谍渗透的现象,行政部门都有内控机制,有系统管理、监控。 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黄昭顺质询时指出,媒体报道,在台共谍超过5000人,政府机关已经被渗透,且保防弱、警觉性低,询问“内政部”有没有被渗透?她也认为,保防工作法草案,是想把“人二复辟、东厂再现”,这样的做法不理想。 花敬群说,台湾对于安全防卫的基本要求、要件一定要建构起来,一定会避免形成大家对于白色恐怖、复辟这些现象;至于是否支持保防法,则尊重委员。 【详细】 台现役少将被指涉“共谍案” 
谢嘉康 图片来源:台媒 5月9日,台媒纷纷报道称,台湾一现役少将涉嫌"共谍案",正在接受调查。这名少将是现任台陆军马祖防卫指挥部少将副指挥官谢嘉康,曾任台"国防部"飞弹指挥部前指挥官。报道声称,谢嘉康熟悉台湾主要防空飞弹部署与相关军事机密,大陆方面早已对其感兴趣。 5月10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对此进行回应说,就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方面反复炒作此类议题,不知用意何在?【事件详情】 "丧心病狂 "+"绿色恐怖 “共谍案“恶化两岸关系  蔡英文 图片来源:台媒 “丧心病狂”——蔡英文当局急推“保防法”后,一方面好巧不巧地逮捕收押所谓“陆生共谍”,另一方面又通过特定媒体,释出对岸渗透台湾的“间谍”达5000人、四处搜集大小机密,同时执政党“立委”也不忘发挥打手功能,扬言要推“反渗透法”,“简言之,在绿委、绿媒乃至蔡总统眼中,如今台湾可以说已处于‘匪谍早就在你身边’的紧急国安状态”。但在已实行民主化、废掉“戒严法”、两岸人民早已密切交流的今天,“再走回头路针对对岸搞保防、反渗透、反情报工作,只怕人民回到戒严时期的恐惧,还大过共谍的威胁呀”。文章最后说,保防观念在于民众对安全的自我觉醒,绝非来自政府刻意精心铺陈的“恐共仇中”信息。香港中评社称,如继续炒作大陆为敌人,怎么让对岸感觉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眼下台湾不知不觉又被带回到两蒋时期大搞“保密防谍”的年代,如此又要两岸人民如何是好? 【详细】 “绿色恐怖”——所谓的“共谍”要窃取什么情报?民进党立即改口,“共谍”是来发展组识的;外界还是不明白,台湾是个民主自由的社会,各种政治主张都没问题,有需要偷偷摸摸发展什么组织吗?蔡当局又赶快补充,是假新闻太多啦,南海仲裁、年金改革、同婚议题、Line群组等,内容越扯越远、范围越说越大,管你有没有道理!绿营也不必再装了,民进党当局就是要做独裁的老大哥,“保防法”就是非过不可。 小心啊,绿色恐怖真的来了,而且是铺天盖地地来了! 【详细】 “恶化两岸关系”——正值民进党当局强调“大陆在台情报渗透严重之际”,先是爆出“承诺书”风波,现在又传出“陆生共谍案”,其动机与时机,自然都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民进党当局其实是蓄意造成肃杀氛围,其真实目的,就是让“保防法”通过具有正当性与必要性。
更可怕的是,这一事件是否意味民进党当局“适度反击”大陆的步调加快?层面扩大?绿营媒体披露世新大学签署“一中承诺书”,民进党“立委”接续痛批,“教育部”随即跟进;“文化部”又把矛头对准中正纪念堂;一系列的事件绝不是个别独立,而是有计划的行动;真若如此,无异宣示民进党当局已经要收回“不挑衅”的承诺,准备与大陆“对干”,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发展! 【评论】 
前陆生涉共谍案遭羁押 王炳忠:绿色恐怖? 陆生涉共谍案 政大:不宜因个案对陆生贴标签 拘捕一陆生称系“共谍”,台当局引各方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