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聚焦台岛 聚焦台岛文章
台湾:看“前瞻”如何变“钱坑”(两岸聚焦)
华夏经纬网   2017-12-12 15:05:32   
字号:

  三个月来,为了阻挡“前瞻计划”过关,国民党籍“立委”费尽心机,掀桌子、撒假钞、丢面粉,怪招频出。而为了让“前瞻计划”顺利通过,民进党则操碎了心,党主席蔡英文三番五次宣示决心,“立院党团”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该围堵围堵、该表决表决,终于令这份“前瞻基础建设特别条例草案”(简称“前瞻建设草案”)在7月5日“三读”通过。

  大半不“前瞻” 蓝、绿大不同

  “前瞻计划”到底是个什么鬼?它的全称是“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早在今年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上强调,“前瞻计划”将是未来半年的重中之重。3月底,“行政院”便提出“前瞻建设草案”,宣称要在8年投入最多8900亿元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的资金,推动轨道、水环境、绿色能源、数字化及城乡等五大领域建设,以促进地方整体发展及区域平衡,以带动投资机会与经济稳定增长。

  不想,“草案”曝光,舆论一片哗然。因为从内容上看,8年总经费8825亿元的计划中,绿色能源、数字化等新兴产业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243亿元、461亿元,最大宗是轨道建设,预算达4241亿元,其它水环境为2508亿元,城乡建设为1372亿元。也就是说,看起来“前瞻”的绿能、数字化建设加起来1/10都不到。

  实际上,每位台湾地区领导人上任都会提出建设计划,如陈水扁时期有5年5000亿所谓的“新十大建设”、马英九时期有4年5000亿的所谓“爱台12项建设”。但是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些大型基础建设计划,并未大幅推升台湾经济动能,财政赤字却迅速攀升。陈水扁上台初期,当局负债2.45兆元,卸任时已升至3.7兆元。马英九上台后,除基础建设特别预算加上莫拉克风灾重建,负债飙高到5.3兆元。近些年台湾经济持续低迷,财政状况已不如往昔。开源无方、挥霍无度,苗栗县等地方政府一度发不出员工薪水。更大手笔的“前瞻计划”怎么会被看好?

  更重要的是,见识了这么多年的“基础建设”,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国民党指控“前瞻计划”意在选举绑桩。因为尽管“行政院长”林全对外表示计划“顾到公平、顾到效率、顾不了蓝绿”,但根据最初提出的方案,多数项目都集中在民进党执政县市。比如,高雄市分到1821亿元,台中市分得1597亿元,台南市分得1400亿元。非绿营县市就差多了。比如,国民党籍市长的新北市只有821亿元,无党籍县市长的花莲县和台北市则挂零。谁会相信民进党推动“前瞻计划”没有功利性?

  最经典的故事是:蔡英文4月21日到高雄视察轨道交通,致辞时谈到高雄规划的黄线地铁,对台下的高雄市长陈菊说:“菊姐,你应该有的都会有哦!”陈菊马上欠身致谢。满满私相授受的嫌疑,让国民党发言人李明贤质问,8800多亿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私房钱?

  让“前瞻”过关 民进党拼了

  显然,严审“前瞻建设草案”,国民党籍“立委”责无旁贷。4月24日,“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初审“前瞻建设草案”。国民党“立院”党团采取焦土策略,以拖待变,接连提出权宜性问题及发言抵制议事进程。

  见此情景,4月26日,民进党团采取突袭战术。上午11点半,民进党籍“立委”以肉身“保护”当期召集委员、民进党籍“立委”邱议莹和议事人员,拦住国民党“立委”,逐条宣读条文。不顾国民党籍“立委”在人群外高呼“有异议”,强行通过条文。差不多20分钟,邱议莹宣布完成初审。

  这一幕传出后,台湾社会骂声一片,迫使民进党团不得不坦承,议事不周全,退回再审。下一周双方再次长时间的拉锯角力。国民党“立院党团”一度将方案对折成“4年4000亿”,民进党团不接受,“前瞻建设草案”没能在“立法院”会期通过。

  为了“前瞻计划”,民进党真是拼了。台湾众多民调显示,超过半数民众反对“前瞻计划”。以一家偏绿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民调来看,61%民众反对大量举债来推动“前瞻计划”,49%认为这项计划有绑桩(编者注:用利益绑住选票)的疑虑,58%担心大量建设的轻轨可能成为蚊子建设(编者注:形容车厢上座率低,空得能养蚊子)。

  但这种小事难不倒民进党。台湾《联合报》刊文指出,最快的办法,就是自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民调。民进党自己发布民调,高达65%的民众支持“前瞻计划”,53%支持轨道建设,轻轻松松驳斥了“民意不支持前瞻”的说法。

  随后,民进党利用席次优势,在7月4日的临时会继续排审“前瞻建设草案”。为了能够过关,前一天,蔡英文邀集负责人研商,决定将计划缩短至4年。7月5日,这份缩减为4年4200亿元上限的“前瞻建设草案”在“立法院”“三读”通过。

  看起来民进党妥协了,有关人士却指出,民进党留了一个后门,条文中明订“若有延续性工程、计划,其预算规模期程不得超越第一次规模”,言下之意,4年之后同样规模可再编一次,等同于8年8900亿元预算。

  不少人责怪国民党“立委”放水让“前瞻建设草案”过关,台湾政论节目主持人黄智贤就痛批,如果没有国民党的配合,民进党也不可能这么“舒心”,“还是国民党觉得,民进党吃肉,我配合点喝点汤也不错?”

  国民党新竹市党部书记长高宇彦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坦承,基层对前瞻存在矛盾心理,“明知不好,当大家都要,会担心没拿到。”

  县县“轻轨梦” 未来无底洞

  这份不“前瞻”的“前瞻计划”对台湾未来几年将意味着什么?很多人不乐观,如民调显示,最担心轨道建设。

  实际上,台湾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台北、高雄均有捷运,中小县市人口基数小,不适于建设轨道交通。且轨道建设及其附属产业不属于台湾的优势产业,大部分装备和设备都需进口,对台湾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有限。

  更难受的是轨道交通不是一次性投资。5月,台北市财政局长陈志铭对各县市纷纷争取“前瞻计划”提出质疑,他认为不仅财政负担能力堪忧,比如高雄原本就举债2477亿,再加上轨道建设自筹款724亿,已超出举债上限;而且还款能力堪忧。陈志铭以台北捷运为例,目前每天运量超过200万人次,本业还亏钱,需靠业外收入支撑。当初就是对运量和周边开发过度乐观,目前还有334亿元自偿性债务要还。

  尽管高雄市财政局长简振澄反驳“胡说八道”,但高雄捷运多年运量不足是不争事实。高雄捷运经8年努力,2016年日均运量才达到17.2万人次,比投资时预估的第一年日均23.7万人次还低。

  这还是台湾第二大城市,其它地方更扯。高宇彦便担心,新竹轻轨的营运可行性报告中,尖峰时刻至少每小时要载运4000人,收支平衡困难重重。彰化的一位学者则公开撰文,奉劝乡亲不要随便建轻轨。因为轻轨不但需巨资投建,建成后如达不到额定的运量,日常运营费用是无底洞。网友则讥讽,以农业为主的彰化“公车都没人搭了,还搭捷运”“这里都是田跟我说盖捷运咧”……

  尽管国民党“立委”强烈要求削减轨道建设预算,但是轨道工程才是投资巨大、方便绑桩的重点——7月7日,“行政院国发会”火速编列的“前瞻计划”第一期公共建设预算,轨道建设的规模一如从前。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台湾新闻排行榜
   
·南投一农药厂失火 百坪厂房付之
·台商投资大陆意愿评估 上海闵行
·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敲定
·民进党团:四天王停止攻击谩骂
·台新政府违背反核诺言 环保组
·台泥老总辜成允称将持续投资大陆
·台“立法院长”王金平高雄服务处
·泛绿候选人齐淑英抗议未获邀参加
·台北市一家四口在中正纪念堂前集
·美台商会报告透露未来4年台将成
热门评论
 
·美伊开战 台湾浑水摸鱼?
·让选举奥步从此绝迹
·陈水扁还有最后一招-军管
·嘴巴护渔?拳头护渔?
·台海和平新架构谈何容易
·让台湾寻常百姓多些喘息的空间
·访美或访大陆 马英九的政治底牌
·美官方对台用语发生转变
·蒋介石孙媳妇充当“两岸密使”
·从周宏涛回忆录看美台关系起伏跌宕
热门关键词
 
顶新 张显耀 高雄气爆
自由经济示范区 台北地铁 核四
蔡英文 苏贞昌 反服贸
“立法院” 圆仔 民进党
亲民党 赴台游 陈光标
频道特别推荐
   
·聚焦台岛 ·热点追踪
·台湾之美 ·台湾漫画
·岛内社会 ·热点人物
·岛内政情 ·岛内军情
  镜头中的台湾   更多
  台湾之美   更多
聚焦台湾
聚焦台湾 | 走遍台湾 | 岛内政情 | 岛内军情 | 岛内社会 | 热点人物 | 热点追踪 | 股市行情 | 娱乐播报 | 消费流行 | 科技动态
台湾漫画 | 旅游休闲 | 美食指南 | 景点推荐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