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聚焦台岛 聚焦台岛文章
“一例一休”恐让台湾经济元气大伤
华夏经纬网   2017-05-08 16:20:22   
字号:

    作者 霭琳(特约评论人) 

   蔡英文力推的“一例一休”制度,终于排除万难上路了,但施行十余天以来,后座力却强大到动摇民生。持平而论,让劳工多休假,的确是立意良善,设法挥去 “血汗岛”的恶名,但行政单位小看了台湾企业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能耐,反让已经疲弱的经济再伤一拳。

     “连续加班”以致过劳死的案例层出不穷,因此才有强制一周七天,一定要有一天强迫休息的“例假”,以及剩下一天为可以加班,但雇主要付不同倍数加班费的“休假”。

     由于政策太过僵硬,而且制度极其复杂,企业主光是为了要“遵法”,以免触法被罚,只是厘清制度的“眉眉角角”,管理面就额外增加为数不少的成本。一个政策不能很简单的让人民了解和遵守,光凭这点就不是一个好政策了。

     蔡英文也以为新制上路后,劳工若配合企业加班,可以收到比以往丰厚的加班费,等于“涨薪水了”。未料,政策道高一尺,资方魔高一丈,“守法”的企业主,可以选择照实发放加班费,但减少各项奖金发放来因应;更有甚者,便取消劳工加班,一切改以临时工取代,可怜原本靠加班来增加月薪收入的劳工,只能选择去另一家工厂加临时工;雇主在完全合法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多发薪水,也没增加多少成本。

     最最可恶的是,却有一堆服务业老板,打着“一例一休”的名号调涨售价;从小吃餐饮,涨到美容美发,百货、量贩、超市更是蠢蠢欲动,公交车、铁路司机也跳出来酝酿假日罢工来涨交通费,这波物价上涨的冲击力道,堪比国民党执政时代的“油电双涨”政策。

     搞了半天,“一例一休”不仅让小老百姓的薪水没涨,反而造成万物齐涨,而且又选在已经年关难过的春节前上路,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想当然尔,果然民怨沸腾。

     但回过头来看,“一例一休”政策真的错了吗?政策的出发点是盼能替劳工谋福利,不能多休假,也要多领薪水。但政策错估了台湾经济型态长期向资方倾斜,员工牺牲休息配合加班的运作模式,早就养成一批“惯老板”。没能在政策上路前评估到短发奖金,或雇用临时工加班的替代方案,是制度之弊也。

     再者,蔡英文政府选择了 “一例一休”,却刻意隐瞒了企业可能因此增加的成本,一直到“一例一休”政策在“立法院”三读后,“劳动部长”郭芳煜才在“立法院”松口,企业可能因此增加的加班成本高达960亿(新台币,下同),即便扣掉将删除七天法定假日,企业成本也会增加476亿。讯息不对称让社会毫无因应,以致措手不及。

     政策之弊在于只向岛内社会宣传劳工休假日增加了,刻意隐瞒可能因此增加的数百亿的成本。如若蔡英文当局不是乡愿地以为资方会自行吸收,就是刻意欺骗社会。

     看看临近的日本,或成熟的欧美国家,商家下午5时就打烊,节假日餐饮服务业就是调涨售价,周末交通运输就是减班因应,只要牵涉到“人工”的服务就是昂贵。由此来看,根本不可能要“一例一休”,又要物价平稳。

     如今,政策已然上路,劳工薪水没涨,却造成物价飞涨也成了既定事实,从目前各种迹象来看,对民生经济的冲击已不在话下。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北宋年间王安石为了改革一连串积弊所发动的“熙宁变法”;法虽立意良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变法失败。

    的确,台湾长期以来养成的“惯老板”,的确需要新制度来好好整治一番,但政策上路之快速,缺乏应有的社会沟通与详细因应对策,如今一剂猛药就让已经 “虚不受补”的经济体质更虚弱了。

     推动这种替劳工谋福利的政策,无异于向企业主拔毛,企业主若是一只肥鹅,拔个几根倒也经受得住;但不幸的是,近年蓝绿恶斗之下,台湾经济体质早已病入膏肓,企业获利大不如前,只能在微利以内争扎求生存;再加上民主政治下,政客大开选举支票,但各种社会福利成本都已转嫁到企业主摊派,肥鹅早已变成瘦鹅,如何有肉可割与劳工?

     蔡英文曾说,“劳工是她心头最软的那一块”,这句话表面看似民进党长期偏向劳工的政策方向。但民进党没搞懂的是,鹅总是要养肥了才能宰来吃,瘦鹅即使宰了又有何用?蔡英文大搞改革惩治资方,表面上虽立意良善,但经济元气大伤,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民生。(作者系台湾资深媒体人 华夏经纬网特约评论人)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台湾新闻排行榜
   
·南投一农药厂失火 百坪厂房付之
·台商投资大陆意愿评估 上海闵行
·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敲定
·民进党团:四天王停止攻击谩骂
·台新政府违背反核诺言 环保组
·台泥老总辜成允称将持续投资大陆
·台“立法院长”王金平高雄服务处
·泛绿候选人齐淑英抗议未获邀参加
·台北市一家四口在中正纪念堂前集
·美台商会报告透露未来4年台将成
热门评论
 
·美伊开战 台湾浑水摸鱼?
·让选举奥步从此绝迹
·陈水扁还有最后一招-军管
·嘴巴护渔?拳头护渔?
·台海和平新架构谈何容易
·让台湾寻常百姓多些喘息的空间
·访美或访大陆 马英九的政治底牌
·美官方对台用语发生转变
·蒋介石孙媳妇充当“两岸密使”
·从周宏涛回忆录看美台关系起伏跌宕
热门关键词
 
顶新 张显耀 高雄气爆
自由经济示范区 台北地铁 核四
蔡英文 苏贞昌 反服贸
“立法院” 圆仔 民进党
亲民党 赴台游 陈光标
频道特别推荐
   
·聚焦台岛 ·热点追踪
·台湾之美 ·台湾漫画
·岛内社会 ·热点人物
·岛内政情 ·岛内军情
  镜头中的台湾   更多
  台湾之美   更多
聚焦台湾
聚焦台湾 | 走遍台湾 | 岛内政情 | 岛内军情 | 岛内社会 | 热点人物 | 热点追踪 | 股市行情 | 娱乐播报 | 消费流行 | 科技动态
台湾漫画 | 旅游休闲 | 美食指南 | 景点推荐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