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岛内政情
台着急两岸“仅剩科长级传话” 拒绝正视“冷却”诱因
华夏经纬网   2016-05-30 14:51:29   
字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蔡英文政府上台刚10天,两岸的瑟瑟寒意已经让部分岛内人士看不下去了。台媒上周末爆料,两岸的联系沟通管道虽然没有完全中断,但层级已大大降低,目前“仅剩科长级传话”。曾许诺在两岸问题上“维持现状”的民进党当局脸上显然挂不住,28日通过陆委会表示,片面中断联系非两岸人民之福,盼陆方让两岸联系机制正常运作。民进党当局装出一副“受气小媳妇”的模样,却绝口不提打断两岸正常沟通的元凶——正是蔡英文拒绝正视“九二共识”这个交流基础,才让两岸迅速“由热变冷”。“大陆不会无限期等着蔡英文当局完成‘尚未完成的答卷’,倘若她的态度不改变,接下来更多交流渠道都可能会中断。”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巫永平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传真机没再动过”

  “两岸高层断线?仅科长级传话联系”,28日,这样的消息经岛内媒体报道后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台湾《经济日报》称,蔡政府上台后,台湾陆委会与大陆国台办的联系沟通管道虽未全断,但层级已明显降低,据了解,目前仅剩科长级或业务承办人员能和对岸搭上线。陆委会处长级以上的官员,已难和对岸通联,两岸官方虽然不至于全无联系,但层级和频率已大不如前。马英九政府时期的陆委会主委夏立言表示,马政府时代建立的陆委会与国台办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可分为主委与主任间的“热线”、副主委与副主任、局长与处长、科长及业务承办人员等几个层次。

  台湾“中央社”提到的受影响的两岸沟通渠道除了陆委会与国台办,还包括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协商机制。报道称,“知情人士表示,两岸高层级联系已经停止,仅剩较低功能的基本事项联系”。台湾陆委会28日晚间没有正面回应两岸高层交流是否断线,而是称:“我们希望两岸共同展现善意,珍惜及维护过去20多年来累积的交流与互动成果,持续良性沟通对话。”

  自从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回避“九二共识”,被国台办负责人谈话称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后,有关“两岸协商机制中断”的担忧在岛内就一直存在。为了不让两岸联系中断的说法蔓延,台陆委会27日请海基会发表新闻稿,宣称自5月20日迄今,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的常态化联系机制照常运作。不过有台湾媒体称,海基会自5月20日后就没再接获大陆海协会的传真信函,海协会于5月18日、19日将大量积案回复海基会,“此后传真机就没再动过”。

  “大陆方面早就一再强调,两岸交流的基础是‘九二共识’,如果没了这个基础,怎么能交流?”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巫永平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台湾媒体报道属实,两岸沟通渠道“下降到科级”可以看出大陆在此事上的坚决态度。台湾当局在“5·20”之后仍回避“九二共识”,若这个态度不改变,不仅国台办和陆委会之间,海协会和海基会以及更多交流渠道都可能中断。

  台当局拿23项协议做姿态

  在台湾资深媒体人孙明礼看来,民进党当局此番高调向大陆喊话,除了希望维持两岸联系机制以凸显自己的“政绩”外,还有另外一层用意。如果两岸沟通机制真断了,它也可以推卸责任,民进党会振振有词地称,“我们已经向大陆表达善意,是大陆不理会我们,未来两岸交流冻结,责任在大陆方面”。通过展示“弱者”形象,它试图给岛内民众制造“大陆打压民进党与蔡英文”的印象。

  民进党当局在两岸问题上避实就虚却故作积极的姿态,在陆委会此前的记者会上同样表现无疑。26日下午,蔡英文政府的陆委会首度举行例行记者会。对于如何维系两岸沟通机制的问题,副主委邱垂正说了24遍“要沟通”,对于如何沟通却始终打马虎眼,回避“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被问到“如果陆方要中止23项协议台方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时,邱垂正称,过去所签的23项协议,都攸关两岸人民权益与福祉,如果对岸片面终止,影响的不只是台湾,连大陆人民福祉也无法确保。

  马英九执政期间,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了诸如《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等23项合作协议,两岸合作迅速发展。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5日表示,23项协议成果的取得,都是与双方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分不开的。只有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才能确保两岸制度化交往的成果不受影响。

  巫永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国民党执政时期,民进党不论是否对台湾民众有利,几乎反对国民党所有主张,其中包括攻击23项协议。但当自己执政后,才知道要承担后果,转过头来又不希望大陆中止23项协议。这一方面足以证明23项协议确实对台湾有利,另一方面民进党前后矛盾的态度也令人玩味。

  台商忧“8年努力毁于一旦”

  “在‘5·20’之后数日,蔡英文与新政府的表现,令人不敢放心。”台湾海基会前副秘书长李庆平28日投书香港中评社说,蔡英文新政府取消遥祭“国父”及黄帝陵,“教育部长”宣布废止2014年马英九的微调课纲,“文化台独”已隐然而现。“行政院”宣布撤告“太阳花运动”126名学运人士,使政治超越法治,更混淆台湾社会对“是”与“非”的价值观。 在“外交”上,蔡英文亲日的表态非常突出,有与美日更加配合的态势。文章称:“两岸是冷,是和,是战,在于台湾2300万同胞的觉醒,而蔡英文与民进党正确认知台湾的处境及如何面对台海两岸与国际社会的现实更是关键。”

  敏感时刻,又一个潜在的“角力点”受到媒体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台“外交部”周六确认,肯尼亚6月6日将对另外5名台湾诈骗嫌犯宣判,台方力求肯尼亚不要将他们遣送中国大陆,并称将派人前往当地处理。

  台湾《旺报》29日刊发一名台商的文章称,过去8年,两岸呈现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繁荣景象,如人民的探亲、观光交流,多处定点直航班机,投资与贸易等各项数字均有显著而持续的增长。由于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又未明确说明什么是维持现状,两岸局势当然趋于复杂严峻。“我们担心这8年来的努力,两岸好不容易建立的共识基础,将毁于一旦,那么未来遭殃的绝对不是哪个政党,而是整个台湾人民。”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两岸高层断线仅科长级传话联系?陆委会回应
·大陆游客赴台人数锐减 台"民航局":两岸航班恐减少
·港媒:民调现象与现实落差大 解读需小心
·台湾新药开发机会来了 两岸生技合作再迎高潮
·台方着急两岸沟通管道中断:仅剩科长级传话
·乔新生:两岸关系现在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
·台旅游业界对大陆市场充满期盼:潜力无穷
·闽北首个两岸同心创客村成立
·两岸创客大赛 7月选出60选手赴上海
·大陆首个自贸区两岸众创示范基地:台青“与梦飞行”的栖息地
·海峡两岸龙舟赛周六开桨 11条公交线路调整
·2016“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启幕
·海峡两岸龙舟赛豪雨中开幕 59支队伍击水竞渡(图)
·首家大陆健检机构获台认证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台湾新闻排行榜
   
·南投一农药厂失火 百坪厂房付之
·台商投资大陆意愿评估 上海闵行
·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敲定
·民进党团:四天王停止攻击谩骂
·台新政府违背反核诺言 环保组
·台泥老总辜成允称将持续投资大陆
·台“立法院长”王金平高雄服务处
·泛绿候选人齐淑英抗议未获邀参加
·台北市一家四口在中正纪念堂前集
·美台商会报告透露未来4年台将成
热门评论
 
·美伊开战 台湾浑水摸鱼?
·让选举奥步从此绝迹
·陈水扁还有最后一招-军管
·嘴巴护渔?拳头护渔?
·台海和平新架构谈何容易
·让台湾寻常百姓多些喘息的空间
·访美或访大陆 马英九的政治底牌
·美官方对台用语发生转变
·蒋介石孙媳妇充当“两岸密使”
·从周宏涛回忆录看美台关系起伏跌宕
热门关键词
 
顶新 张显耀 高雄气爆
自由经济示范区 台北地铁 核四
蔡英文 苏贞昌 反服贸
“立法院” 圆仔 民进党
亲民党 赴台游 陈光标
频道特别推荐
   
·聚焦台岛 ·热点追踪
·台湾之美 ·台湾漫画
·岛内社会 ·热点人物
·岛内政情 ·岛内军情
  镜头中的台湾   更多
  台湾之美   更多
聚焦台湾
聚焦台湾 | 走遍台湾 | 岛内政情 | 岛内军情 | 岛内社会 | 热点人物 | 热点追踪 | 股市行情 | 娱乐播报 | 消费流行 | 科技动态
台湾漫画 | 旅游休闲 | 美食指南 | 景点推荐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