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岛内政情
六百名记者联署游行 抗议台北市警限制采访
华夏经纬网   2015-01-05 10:20:25   
字号: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日前试办抗议游行活动“媒体采访区”引发争议。(图/翻摄自“苦劳网”)图片来源:台湾“今日新闻网”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日前于凯达格兰大道试办“媒体采访区”,未来集会游行及抗争场合时,为防范冲突将媒体集中特定区域,此举引发哗然。警方理由为“保护媒体人身安全和采访权”,不过外界批评,恐违反台湾“宪法”侵害言论与新闻自由。有近600多位媒体工作者与民众联署,未来参与陈抗活动采访,将拒绝警方设定采访区。有网友也戏谑的说,以后媒体要被关在可爱动物区了。而对此,台北市长柯文哲幕僚洪智坤日前受访说,此规定并非柯文哲市政团队订定、主张,消息出来后,市府首长的LINE群组也哗然,最后大家决议“先开放社会讨论”。

    由于去年太阳花学运期间,部分警方出现过度执法,导致部分媒体采访新闻,以及群众受到严重的干扰。为此,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等多个团体,曾呼吁台北市订定《保障新闻记者采访权处理原则》,包含不可阻挠、阻隔、干预、驱离、逮捕、暴力对待记者,以及除非记者提出要求,不可以保护记者为由任意驱离记者等,且台北市议会也曾有议员在市政总质询时要求尽速制定《处理原则》。

    而元旦当天,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在凯达格兰大道试办“媒体采访区”时,中正一分局副分局长李权哲则称,新措施是警方经过与“媒体团体”座谈、充分沟通后所达成之共识,期望订定《台北市警察局执行集会游行与媒体协调之工作守则》,在抗争现场达到“双赢”,记者采访不要影响警察执行公权力,同时兼顾采访自由与记者人身安全。

    李权哲指出,上述与警方“达成共识”之团体,包含台湾新闻记者协会、外籍记者联谊会、SNG摄影记者联谊会、法新社、台湾卫星广播电视事业商业同业公会自律委员会、台北市摄影记者联谊会、台北市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工会、台北市纪录片从业人员职业工会等团体。

    不过,有媒体工作者组织质疑,台北市警察局所草拟的《台北市警察局执行集会游行与媒体协调之工作守则》中,原先记协所提到的“不可阻挠、阻隔、干预、驱离、逮捕、暴力对待记者”、“不可以保护记者为由任意驱离记者”、“不可阻碍记者工作”,没有出现在警方的《工作守则》中,却纳入“媒体采访区”规划安排。

    日前的“情境仿真”记者会,仿真试办的现场指挥官表示,“不愿进入采访区者,将视同抗争者”。600位联署记者与民间反对划设媒体采访区的联署书则批评,指挥官作法等于破坏与记协等团体之共识,“只有集中限制媒体,没有保护记者”。

    联署书指出,无论旧时代的传统媒体或新时代的记者,作为监督市政府与为台湾民众发声,深入陈抗现场采访民众诉求与警方执法,是记者天职。在网络时代,传播工具的发达,公民本也透过其网络工具,进行现场采访与报导。民众/媒体,本为一体之两面,记者本身即为民众的一份子,民众也有权成为记者为事件进行记录报导,警方或市政府无权分别彼此、他我。

    联署书表示,据“大法官释字第689号解释文”,“新闻自由所保障之新闻采访自由并非仅保障隶属于新闻机构之新闻记者之采访行为,亦保障一般民众为提供具新闻价值之信息于众”,或为促进公共事务讨论以监督政府,而从事之新闻采访行为。亦即新闻与陈抗现场,基于“宪法”保障,市政府与警方本不得拒绝与限制民众采访之行为。因此,警方作为市政府执法一环,本不能无限上纲,须受到民众与媒体之监督。若媒体无法接触民众陈抗诉求,倾听与报道陈抗者的声音,市政府则以公权力一味打压、排除,社会的裂痕将持续扩大。

    联署书呼吁,警方限制媒体在特定区域,媒体将无法监督市政府实行公权力,警方所代表之市政府也有“黑箱”施行公权力之虞,非众所乐见;再者,陈抗者对于市政府施政所持不同意见,本为游行民众行使“政治参与”之权力,游行陈抗本为公民政治权力,警方限制媒体采访陈抗冲突,将会加深市政府与民众、政府与媒体间的冲突对立,台北市警方应停止《台北市警察局执行集会游行与媒体协调之工作守则》。

    签署这份联署书,反对台北市警察局在抗议游行时划设采访区限制媒体采访的媒体工作者与学者,包括大前年揭发市政府隐蔽禽流疫情的独立导演李惠仁、知名独立记者朱淑娟、知名媒体评论人黄哲斌、前苦劳网共同创办人孙穷理、台“中研院”民族研究所学者丘延亮、“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学者吴介民等人参与共同联署。

 

来源:台湾“今日新闻网”

 

责任编辑:邱梦颖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深化县市交流 连江县长刘增应拜会桃园市长郑文灿
·新年新希望 云林县政府强化帮助弱势家庭存钱
·台中市政团队提BRT5条路线暂缓设计、重新评估
·台南市议长选举意外翻盘 民进党内隔空交火
·国民党须掌握契机 期望以地方反馈行政当局
·县市议长选举亮票:天使的呼救or魔鬼的颤音
·柯文哲新官上任三把火 即兴式施政难持久
·台南市议长落选主因是民进党派系争斗?
·台中市BRT再掀风波 胡志强:希望放下选举心情
·台南议长选举纠纷不断 国民两党互批
·吴志扬未出席桃园升格揭牌活动 郑文灿:该有礼貌已做到
·大风吹与发福袋:谈“朝野”用人的私和盲
·绿营新任县市长即将就职 施政求稳不在比快
·绿营跑票国民党抽中新北议长 朱立伦松口气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台湾新闻排行榜
   
·南投一农药厂失火 百坪厂房付之
·台商投资大陆意愿评估 上海闵行
·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敲定
·民进党团:四天王停止攻击谩骂
·台新政府违背反核诺言 环保组
·台泥老总辜成允称将持续投资大陆
·台“立法院长”王金平高雄服务处
·泛绿候选人齐淑英抗议未获邀参加
·台北市一家四口在中正纪念堂前集
·美台商会报告透露未来4年台将成
热门评论
 
·美伊开战 台湾浑水摸鱼?
·让选举奥步从此绝迹
·陈水扁还有最后一招-军管
·嘴巴护渔?拳头护渔?
·台海和平新架构谈何容易
·让台湾寻常百姓多些喘息的空间
·访美或访大陆 马英九的政治底牌
·美官方对台用语发生转变
·蒋介石孙媳妇充当“两岸密使”
·从周宏涛回忆录看美台关系起伏跌宕
热门关键词
 
顶新 张显耀 高雄气爆
自由经济示范区 台北地铁 核四
蔡英文 苏贞昌 反服贸
“立法院” 圆仔 民进党
亲民党 赴台游 陈光标
频道特别推荐
   
·聚焦台岛 ·热点追踪
·台湾之美 ·台湾漫画
·岛内社会 ·热点人物
·岛内政情 ·岛内军情
  镜头中的台湾   更多
  台湾之美   更多
聚焦台湾
聚焦台湾 | 走遍台湾 | 岛内政情 | 岛内军情 | 岛内社会 | 热点人物 | 热点追踪 | 股市行情 | 娱乐播报 | 消费流行 | 科技动态
台湾漫画 | 旅游休闲 | 美食指南 | 景点推荐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