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制沿革
·历史文化
·自然地理
·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交通概况
·科技成果
·经济发展
·城市名片
·民俗民风
·北湖区
·苏仙区
·资兴市
·桂阳县
·宜章县
·永兴县
·嘉禾县
·临武县
·汝城县
·桂东县
·关于公开派驻纪检组举报方
·2019年度郴州市委台湾
·更广阔创业空间 大陆放宽
·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婚姻登
·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
·关于台湾同胞专利申请的若
·大陆高校免试招收台生条件
·台胞子女就读大陆中小学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台
·郴州格兰博科技有限公司
·郴丰鞋业(郴州)有限公司
·有君婚纱厂
·永兴县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
·郴州万旭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郴州骏兴鞋业有限公司简介
·郴州捷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关于进一步加快承接产业转
·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
·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承接产
·湖南投资程序
·湖南招商引资政策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台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当前位置>>县市概况
资兴市
2015-11-16 15:51:58    华夏经纬网

资兴市情简介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国土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现辖11个乡镇、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生态旅游城市和开放魅力城市。1949年10月20日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机构。1959年郴、资合并称郴县,同年冬划出鲤鱼江、蓼江及高码等地成立东江市(为郴县所辖)。1961年5月资兴县恢复建制,1962年东江市并入资兴县,鲤鱼江、三都、文昌、香花划入资兴,高码复归郴县。1984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资兴县撤县建市,将郴县的高码乡和桥口镇白溪、下渡两村划归资兴市管辖。1986年因东江湖蓄水,渡头乡于1987年1月被撤,未淹行政村分别并入滁口、清江、旧市、厚玉四乡。2003年5月将旧市、厚玉两乡合并为白廊乡。2011年3月将汤市、皮石两乡合并设立汤溪镇。2012年3月撤并了高码、香花两乡设立程水镇,撤碑记乡分别并入三都镇(其中茶田、岗岭两村并入兴宁镇、茶坪村并入唐洞街道),撤坪石、何家山两乡并入兴宁镇,撤烟坪、彭市两乡并入州门司镇(其中烟坪的兰洞村并入青腰镇),撤东江镇、鲤鱼江镇合并成立东江街道。2015年11月,撤并七里镇、团结瑶族乡设立回龙山瑶族乡,唐洞街道、程水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唐洞街道,撤并青腰镇、连坪瑶族乡设立八面山瑶族乡,撤并波水乡、兰市乡、州门司镇设立州门司镇(含汤溪镇析出的皮里、彩洞、道塘3个建制村),撤销龙溪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新设立的黄草镇、白廊镇,撤并东坪乡、黄草镇设立黄草镇,撤销白廊乡设立白廊镇(含原龙溪乡的中塘、水头、中洞、下洞、蔸坪5个建制村),清江乡撤乡设镇。

  资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座新兴城市。自东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建置以来,已有1800多年历史,孕育了程子楷、曾中生、曾希圣、曹里怀、谭政文、白薇、袁亚湘等资兴籍风流人物。1984年撤县设市,1989年市政搬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寿佛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山水文化。
  资兴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一座生态城市。资兴是湖南省重要的林业基地、能源基地、建材基地和战略性水源保护地。其中东江湖水面24万亩、蓄水量81.2亿立方米,是长株潭衡郴地区的“第二水资源”,也是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水资源。

  资兴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是一座旅游城市。境内拥有烟波浩渺的东江湖、惊险刺激的东江漂流、璀璨夺目的兜率岩、中华奇景小东江、“三恒”水质的东江湾、古朴幽静的回龙山、炎帝沐浴的汤市温泉等,是湖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东江湖景区获评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资兴区位明显、政务高效,是一座开放城市。资兴是湖南对接粤港澳的“南大门”,处于长株潭、珠三角高铁1小时经济圈,享有国家长江经济带、湖南省“一带一部”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区位优势。近年来,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限时办结制、代理服务制,主动晒出政府“三清单一目录”,政务环境廉洁高效。优越的交通区位、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资兴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置业的理想之地,已有华润电力、青岛啤酒、杉杉新材料、浦发银行等一批上市公司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先后落户资兴,洼地效应日渐显现。

  资兴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是一座魅力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2015年,完成全市生产总值298.2亿元,增长8.9%;财政总收入28.3亿元,下降12.3%;固定资产投资295.5亿元,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亿元,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6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4元,分别增长8.7%和9.2%。资兴获评湖南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前十位县,经济强县考评结果排全省第四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2%,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