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创新闻
海口美兰区“双创”惠民 区容区貌嬗变方便市民生活
2016-07-27 09:42:55    华夏经纬网

  

    双创后的海岸路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7米宽的路面、400米长的街道,从长期占道、脏乱的局面,到如今整洁、有序的环境……居住在海口市美兰区海岸路上的居民,面对这条街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实施一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感慨不已。
  “这种变化是看得见、模得着的,连15分钟便民生活圈也搬到我们家门口了,太方便了,我们大家都欢迎。”家住海口市金海岸小区居民符女士高兴地说。
  符女士所说的这个这变化,就是海岸路这一年来取得的变化,它是海口“双创”的一个缩影。
  


  双创后的海岸路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往日的街面脏乱差
  海岸路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人民大道北段西侧,全长400米、宽7米。该路紧邻金海岸罗顿大酒店,附近小区林立,地处繁华地带,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外来人口开始在此进行经营,虽然后来进行改造两侧建设成铺面,但占道经营等现象仍然存在,且流动摊贩聚集,既影响了市容,也妨碍了交通。
  符女士居住在金海岸小区多年,今年51岁的她,每天上下班、接送小孩、买菜……从早到晚,从冬到春,都走这条路。像她一样对这条路的往昔最有发言权了。
  在海口还没有推动“双创”前,这条街“从街头到街尾均相当繁杂,小摊小贩很早已经在此摆摊卖货,货物到处摆放,垃圾随地乱丢,烂菜叶、烂西瓜、鱼内脏等,恶臭沿途,拥堵无比”。
  她说,“双创”前,这条路每到晚上更是让人难受:“不仅各个摊位到处摆放,各类流通的烧烤点、杂货摊比白天还多。”于是,夜晚的海岸路不仅比白天拥堵和脏乱,而且烧烤的炭烟更是到处弥漫。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是当地居民“难受”,也让不少候鸟老人颇感“郁闷”。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老杨也居住在此多年。老杨说,由于孩子在海南工作,老两口6年前就来到这里居住。因为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所以三年前他就在海岸路上摆上一个“古玩”摊点。可是摆摊也是“偷偷的”,由于当时该路段几乎“属于无管理状态”,他每天早早就来到此地占位,“每次看到城管都推着三轮车乱跑,生意做不了,也确实影响交通,但没办法,当时所有的摊位都这样”。
  


  海岸路周边的商铺规划十分整洁。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今日街道美化又便民
  其实,海岸路脏乱差的问题一直让政府部门头疼不已,这些年来,辖区街道办也多次进行整改,但“流动商贩太多,效果并不佳”。
  美兰区人民街道办负责管辖海岸路,作为该街道办副主任的林光。对这条路经过一年的整治后,也颇感满意。
  在林光的记忆中,这条路发生的变化始于2015年8月,也就是海口“双创”召开动员会后,街道办工作人员跟居委会的人,来到街道上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彻底改变海岸路脏乱差的局面,只能将“两件”事办好,即从“软件”上制定规章制度进行约束,从“硬件”上完成临街铺面人行道及台阶的翻新、铺砖、临街铺面屋顶及正立面等改造,让居民感觉到它的变化是立杆见影的。
  可是如何来办这两件事呢?工作人员采取堵疏结合的方法,在划定范围内指定地点、指定时间、指定经营范围亮牌规范经营,既照顾到了周边市民生活需要,又可解决占道经营等问题,真正以民生为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除此之外,对路段两侧临街铺面实行改造,打造精美便民经营摊区;以街道办为组织实施责任单位,新利社区居委会、创新村经济合作社(或创新村组织成立的企业组织)为直接实施管理责任单位。
  整改需要经费,责任单位采取了政府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办法解决投入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对海岸路铺面立面及道路台阶进行改造,投入资金约15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60万元、社会投入90万元。
  办完“两件”事之后,为了让管理规范、持续,辖区居委会还引进了“海口五沿物业有限公司”进行全天候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街道管理的可持续性。
  


  海岸路周边的商铺规划十分整洁。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15分钟便民生活圈开始运作
  经过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后的海岸路,无序的占道经营乱象、流动摊贩乱摆摊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如今整条马路整洁有序,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杜绝了以前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等脏乱差现象。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林光说,经过对海岸路的整治和提升之后,这条街已逐渐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雏形。即街道上设有102个摊位,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100米。第一区域为昼夜业态转模区域,白天为服装摊位,晚上为小吃摊位;第二区域为餐饮区域,设有早餐、副食及卤菜摊位;第三区域为饰品和工艺品销售摊位;第四区域水果摊位。路中间往里的区域为创新农贸市场,该市场设有200个摊位,共165个摊主。而该路最西侧设有药店、小五金店等店铺。
  7月26日,记者来到海岸路时,发现街道上设有小商品、小百货、美味小吃、水果干货等摊位,手表维修、家电维修、配锁、配钥匙、擦皮鞋、缝补衣服等功能一应俱全,还具有相片拍摄、快递邮寄、汽车租赁、机票订购等服务。
  


  双创后海岸路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区容区貌嬗变让市民受惠
  林光说,如果只堵不疏,会影响一些困难群众的生计,也给部分市民购物带来不便。为此,该路段设立多个便民摊点、农贸市场和商业广场,有效疏导了大批流动摊贩,兼顾了城市管理、困难群众生计、市民购物需求。
  记者沿路溜达发现,原来流动的摊位如今摆放有序,行人、电动车畅通无阻,路面干净整洁。许多流动摊位经过精心设计,如遮阳篷颜色以红、蓝为主,印有“坚持疏导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市容和民生和谐共赢”等字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流动摊位和临街店铺有卖特色小吃的,卖水果的,卖百货的,等等。不少学生、市民、游客在此逛街购物。一名经营小吃的摊贩告诉南海网记者,她以前常在路边摆摊,摊子不知给城管收了多少回,“现在可好了,有一个固定的‘家’可以卖东西安心挣钱了。”
  林光说,海岸路便民街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解决了5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他说,接下来该街道办将结合海口市“双创”工作要求和标准,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加大力量做好“海岸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工作。
  严实长效机制:美兰双创保障“惠民”
  据美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诸如龙舌路、海岸路这些在“双创”前脏乱差的街道,在“双创”工作启动一周年以来,很多条类似于龙舌路、海岸路的街道也都发生着巨变,从一条条街道,到一个个片区,再到一个行政区域,形成积极向上的变化效应,也频获市民点赞和支持。探寻背后的根源,源于美兰区委区政府始终秉持着一个个严实的“为民、惠民、利民”长效机制。
  在机制创新方面,美兰区先后探索制定实施“双创”五合一工作制度、“双创”工作考评和奖惩实施细则、“门前三包”红黑榜公示制度、“门前三包”交叉执法工作制度、“双创”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双创”工作城管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双创”工作常态巡查责任追究办法、组织机关干部进社区开展“包点入户”工作实施方案、星级文明卫生系列评比活动实施方案等近20项制度、方案、办法,有效地推动“双创”工作向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转变。
  此外,美兰区还有效整合治安防控、数字城管等资源,在全区9个街道搭建起“数字城管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率先在全市推出区级数字城管监控中心,构筑一张全时段、全覆盖的城市市容市貌动态管理监控网络,发挥网巡与人巡相补互助最大效应,实现联勤联查联处;在和平南街道上坡、君尧两个社区率先试点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成立区“双创”律师团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利用“四类土地”疏导占道停车、占道经营等问题。可以说,正是在一个又一个严实有力的长效机制保障下,美兰区“双创”惠民的道路才得以越走越顺畅。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26消息南海网记者孙令正)
  


  海岸路周边的临时摊位,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海岸路周边的临时摊位,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海岸路改造前的面貌。南海网记者刘洋摄
  


  海岸路改造前的面貌。南海网记者刘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