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新闻
|
办事导航
|
台办动态
|
两地往来
|
文化古城
|
娱乐之都
|
海口市台资企业协会
繁
简
当前位置
>>
美食天下
海口茶艺馆
2004-10-13 09:04:04 华夏经纬网
说起海口的茶馆,连同风俗习惯都成了一种剧本。
据说从前泡茶馆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到简陋的茶楼铺去喝茶,早上通常是一手提着烟杆,一手拿着自家的铝壶到茶铺的长条凳上三五成群地闲聊;到了中午茶楼铺把晒得发硬落满灰尘的布帘放下来,直到下午的四五点才又卷起。每当这个时候,会有一些人就唱起了琼剧,没有长袍马卦,有的甚至打着赤膊,他们声情并茂说到要紧处就会用手头的一把竹扇当道具,一敲桌面,增加气氛。这时候简陋的茶铺里必然茶客满座,他们端着简陋的大碗溜溜地喝,白沙绿茶的香就就从碗边呼呼地飘出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琼剧没有了,茶楼铺里仍旧闹着,茶客仍旧在长条凳上三五成群地闲聊,气氛比原来还要浓烈得多,每一个茶客手里,都有一份研究彩票的硬彩纸,艳红的数字在茶客讨论得最热烈时增添了许多梦幻的色彩。很少再有人能端着大碗溜溜地喝,茶客里多了很多年轻人,而我们却称之为"老爸茶",像是晕沉沉的午后。其实无论年老还是年轻的茶客,常常都在老爸茶馆里一泡就是一天。
老爸茶铺一般设在小街巷弄里,没什么装修雕饰,几张长桌几张长凳就已足够,桌面上还是油腻腻的,茶客来时,就随意点几块面包,几杯绿茶,茶叶是梗一样浮在水面上,但没有茶客去注意这些,来了,有票友在,就聚拢了来聊聊彩票经,说些当天报纸发生的一些怪事,再混了时下流行的一些荤话打打趣,天也就黑了。
巷弄之外,海口还有许多新式的茶艺馆,一般设在酒店或者人群往来较多的地方。新茶艺馆的格局就显然离老爸茶远了,那是两个世界。茶艺馆里的装修都很见心思,老榕树、雕花石墙、小桥流水,都是常见的风景。茶艺馆里的人喝茶大都用紫砂壶来泡,泡的铁观音或者西湖龙井。紫砂壶其实应该是江南的风情,它们虽然看上去色泽不鲜亮,但壶面镶刻的花纹十分精细光滑,小小壶嘴也设计得相当考究,保温性能也好。茶艺馆里的人谈事、聊天也都一坐就几个小时以上,茶就慢慢地温着。
其实真正品茶的海口人,对茶和茶具都很有讲究。茶在古时候就立在开门七件事中,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礼节。而海南有名的白沙绿茶和五指山绿茶,产地都在偏远的黎家山寨里。江南古人对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说法。觉得这说法也实在得神,若是闲时能捧一把紫砂壶,静听音乐或邀三五个知己好友坐在大榕树下,慢慢地品茗聊天,听着水流潺潺,原是多么惬意的事。
新式茶艺馆大都采用仿古装修。使用得最多的是槛窗,那些花棂空透的视觉效果耐人寻味,似乎临了几百年前的隔帘花影。最为细致的,是那些屏风、挂落飞罩,以及匾联、挂屏等,真有些"画楼西畔桂堂东"的曲折心路,使茶艺馆显得古韵幽幽。
说不出老茶铺和新式的茶艺馆哪一个更好,它们以不同的风格反映着海口人不同的生存特点,但茶是一样的茶,饮在喉里冷暖浓淡自知,仍然是心证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