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白云间,极目楚天舒。
7月9日至16日,由湖北省台办、省教育厅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等共同主办的“极目楚天舒·2012海峡两岸大学生荆楚行”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两岸35所高校的460名青年学子饱览荆楚胜景,感悟中华文明,传递同胞情谊,放飞青春理想,留下了对荆楚大地共同的美好记忆。
交流的盛会
自2004年以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荆楚行活动,已在湖北连续举办了8届。8年来,已有数以千计的两岸大学师生相聚荆楚,牵手湖北,彼此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7月10日下午,“极目楚天舒·2012海峡两岸大学生荆楚行”开幕式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湖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委统战部长张岱梨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活动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校长李培根,省台办主任刘凯春,省教育厅巡视员徐金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相关高校负责人,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江金山等出席开幕式。共有包括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成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台湾27所高校260名师生在内的近500名来宾共同见证了开幕式的盛况。
“作为华夏子孙,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我们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希望诸君要牢记历史,更希望诸君能放眼未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宁。续写春秋,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如此真诚寄语两岸学子。
省台办主任刘凯春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两岸同胞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两岸青年的热情投入。携手共同维护和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是历史赋予我们两岸年轻一代的重托,需要我们为此不懈努力。
开幕式后,三国文化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为两岸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三国文化”专题讲座。陈文新教授从民间的三国与历史的三国两个不同的透视角度,通过大量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的三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大家在深入浅出中感受到三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随后的交流活动中,两岸师生冒着酷暑,分别深入武汉、宜昌、襄阳、十堰、荆州、恩施等地——涉荆楚山水,品荆楚文化。寻访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武昌起义门、中山舰博物馆、荆州古城、秭归屈原祠、当阳玉泉寺、关陵、石牌保卫战旧址等大量历史文化古迹,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荆楚文化的厚重;游览黄鹤楼、东湖、长江三峡、武当山、恩施大峡谷等风景名胜,让大家领略荆楚山水之美;参观三峡水利工程及部分大型企业,让大家亲身亲眼见证荆楚大地的发展成就。
与此同时,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还通过系列文化讲座,集中展示两岸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等两岸专家学者分别以“荆楚文化”、“我们的社团”、“项羽的故事”、“三峡工程及中国能源战略”、“石牌保卫战”、“中原大学通识教育”、“时势与英雄”、“台湾文化—日常生活疯台湾”等为主题,与两岸师生展开多层面、多领域的探讨交流,使他们开阔了思路,拓展了视野,并从传统与现实中感悟历史、体察人生。
活动期间,两岸师生还以多种形式,举行了“海峡两岸创新设计工作营”、“2012海峡两岸荆楚文化研习营”、“青春与梦想”微电影拍摄、艺术设计案例分析大赛、武汉老街徒步行、传统陶艺制作、荷花节赏花、“台湾文化”茶话会和两岸“校园文化”生活共享会等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两岸师生互相协作,相互帮助,深入探讨,激情互动,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了了解,深化了友谊。
近年来,鄂台两地高校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活动期间,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分别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等台湾地区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与台湾大学等也就中国哲学等专业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并就交换生合作达成合作意向。
由华中农业大学与台湾中兴大学发起组织的“首届海峡两岸萤火虫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训练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野外捕捉、制作标本等形式,交流两岸萤火虫保护心得,倡导自然环保理念。在这次野外考察活动中,营员们在宜昌地区意外发现了两个未知的萤火虫品种,这些珍贵的萤火虫样品标本,将分别送交相关专业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研究。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现有的3名台湾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他也是唯一的一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其在工程力学、空间结构稳定与非线性分析理论等领域做出了多项国际开创性的贡献。继去年夏天来访之后,杨永斌教授再次应邀访问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并被授予该校“顾问教授”。杨永斌教授表示,华中科技大学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希望两校间在土木学科展开更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表示,杨永斌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工程力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通过优势互补,两校在土木工程建筑尖端领域的合作一定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