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公路 湖北省坚持把加快交通、通信和能源等基础设施作为全省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条件,加快了公路、港口、机场、邮电、电厂和电网的建设步伐。全省拥有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等五种方式和综合运输里程27.85万千米,年平均增长6%。 经过多年建设,全省基本形成了以宜黄高速公路,黄黄高速公路、荆襄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沪蓉高速公路湖北段为主骨架,以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为纽带,连通省、市、县、乡村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97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53千米,一、二级公路15174千米,公路密度达到48.24千米/百平方千米。在长江上建成了13座特大桥梁。 基础设施—铁路 湖北省的铁路营运里程2166千米,已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网络,京广、京九、焦柳三大铁路干线纵贯南北,武九、汉渝连接东西。武汉铁路枢纽是我国特大型铁路枢纽之一,京广、汉渝、武九三大铁路在此交汇,并通过连接线与京九铁路相通,在全国铁路网中起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中心联络作用。襄樊铁路枢纽是我省的另一个重要铁路枢纽。武昌、汉口、襄樊、宜昌有旅客列车通往全国各地。 基础设施——内河航运 全省内河航道全长8988千米,其中等级航道5600千米。万吨巨轮可由上海直达武汉,5000吨轮船可经荆州到宜昌。 全省年货物吞吐能力万吨以上港口229个。武汉港是大陆内河第二大港,年吞能力3000多万吨,可停靠万吨级江海两用货轮。长江沿岸有白浒山、青山和黄石3个外贸运输专用码头,常年可停靠3000—5000吨货输,可直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基础设施——航空运输 湖北目前拥有6个机场。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航空运输中心和枢纽,还有宜昌三峡机场、恩施机场等中小型机场。 南方航空公司湖北分公司,东方航空公司武汉分公司是湖北的两大航空公司,目前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4条,直达全国主要大城市和东南亚。 基础设施——邮电通讯 湖北通讯发达,已建成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层次较高,业务种类齐全,运行较稳定的现代化通信网。实现了全省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建成了SDH和PDH共存的光纤、数字微波等多种手段的传输网,形成了全省综合数字网IDN。全省建成了14个扩大本地电话网,形成了两级电话网络结构。截止2004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了1130万户。开通了覆盖全省各市县及部分乡镇的分组交换网和数字数据网,提供各种数据通信业务。建立了覆盖全省的CHINANET接入网和多媒体通信网。 基础设施——水能电力 湖北水力总蕴藏量为420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为3800万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在建的三峡电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是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73万千瓦。另外著名的水电站还有清江隔河岩水电站、丹江口水电站、高坝洲水电站等。改革开放以来,建成了汉川、阳逻、鄂州、襄樊等火电厂,在建和拟建的火电厂还有黄冈、宜昌、荆州、蒲圻等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