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现有12个省辖市(武汉、黄石、襄樊、荆州、宜昌、十堰、孝感、荆门、鄂州、黄冈、咸宁、随州)、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个林区(神农架林区)和3个省直管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有县级市24个、县39个。有乡、镇964个。
历史沿革 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建省始于公元1644年(清康熙3年)。历史上湖北主要地区隶属荆州。自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开始,湖北部分地区为鄂州所管辖,故湖北简称“鄂”。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属楚地,人们在泛称湖北时,经常使用“荆楚大地”。 楚文化的发祥地 湖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史传载,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出生在随州市,神农尝百草就发端于神农架。在武汉市黄陂区发掘的距今3500多年的“盘龙城”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城池之一。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其青铜冶炼、丝绸彩织、刺绣、漆器制作等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世界古代乐器中的珍品。屈原的《离骚》更是中国诗坛上的千古绝唱。
辛亥革命的发源地 湖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11年10月10月,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孙中山先生曾指出:“武汉军兴,建立民国。义声所播,天下响应”。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写下了光辉篇章。现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鄂军都督府”原址建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人口与民族 全省总人口为6016.1万人,居全国第9位。人口密度为324人/平方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湖北省主要有汉、土家、回、满、苗、蒙古等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