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堑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1955年7月21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其工程还包括汉水铁路桥和公路桥各1座,汉口车站至武昌车站14公里的铁路线,以及汉口、汉阳、武昌三镇10座跨线桥。全部工程总投资1.38亿元,其中武汉长江大桥主体工程投资9831.4万元。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接起来,使湘桂线、浙赣线和准备兴建的其他南方线与北方铁路干线相连接,从而把全国铁路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运输网络,并将南北各省的公路通过长江大桥联结起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竣工通车典礼。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正桥长1156米,连同引桥全长1670米,桥高30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分路桥,桥面宽22.5米,下层为双轨铁路桥。毛泽东主席有诗赞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把武汉三镇连为一体,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国古战场遗址--长坂坡
长坂坡位于湖北省当阳市玉阳镇西南,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秋,曹操为刘备占据荆州,起兵50余万南征,自带轻骑五千追击刘备。刘军寡不敌众,弃新野,败襄阳。赵子龙在乱军中寻得后主刘禅,单枪匹马与曹军大战长坂坡,单骑救主,千古流传。
中国最高的铁塔--玉泉寺铁塔
玉泉寺建在湖北省当阳市境内。始建于梁,历代多次增建、重修。其中大雄宝殿气势雄伟,整体结构极富宋元木建风格。铁塔在寺门前,铸于北宋嘉祐六年(1056年),重十万零六千六百厅。塔八角十三层,高17.9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是国内现存最高铁塔。塔座分两级,饰以不同的水波纹。塔底层八角各铸金刚,作托塔之状;正面则分别饰以武士、二龙戏珠、缠枝菊等。塔壁上铸以佛像、付款从数以百计,并铸以铭文等。此塔造型优美,历千年而完好。
我国最早的铜殿--太和宫铜殿
武当山大岳太和宫,位于天柱峰之巅,海拔1612米,宫前小莲峰上的铜殿,为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建造,是道士王道一、朱道兴化缘集资,在武昌铸后运至天柱峰,后移至小莲峰。铜殿脊高2.44米,面阔2.615米,进深2.61米,悬山顶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铜殿。
举世闻名的墓葬--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978年发掘,为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墓口长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墓室分北、东、中、西四部分,内葬主棺二重,陪葬棺二十一具,狗棺一具。出土随葬品近万件,包括青铜礼器、兵器、乐器、竹简、生活用器等。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即发掘于此。此墓还出土了丰富的古方字资料,总字数在1万字以上。文字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官制、葬仪、音乐以及外交关系等,十分宝贵。
最奇特的殡葬--岩葬
在湖北省宜昌县城小溪塔以西18公里处,位于黄柏河西支的新坪河谷,河东为大棺木岩,在离地100多米高的半崖上,露天搁置着一具古棺,棺盖已被掀开,斜陈棺面。河西为小棺木岩,半崖上有两个古棺洞,上面一个洞口露出五具棺木头,码如"A"形;下面洞口可见横一直二,共三口棺,洞外横陈另一棺。据考证,这是两千多年前楚人和巴人的岩葬遗址。
湖北现存最大的陵墓--显陵
显陵又称皇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7.5公里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生身父母兴献王朱祐和王妃蒋氏的合葬墓。陵园面积2047亩,四周筑有城墙,周长3488米,墙顶盖以黄色及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墙身涂以朱色。主体建筑陵寝,建有宏伟高大的寝殿--祾恩殿,寝殿四周有长40米的围墙,殿门前后两侧,用耀眼的琉璃砖镶嵌着琼花壁和双龙壁。寝殿之后为茔城,茔城上方建有明楼,高大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