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北台湾 ----湖北首页----湖北专题----辛亥百年----相关文章
 
·湖北概况
·地理位置
·三峡工程
·主要资源
·主要城市
·基础设施
·观光旅游
·金融机构
 
 
·梅花品种资源最多的园圃
·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
·楚天第一奇洞--太乙洞
·长江天堑第一座大桥--
·花木兰家乡--木兰山
·独具特色的天然洞穴--
 
 
·在希望田野上
·台湾医疗保健发展见闻录
·体验创意台北
·台湾与钓鱼岛(五)
·古柏树下的两岸亲情
·沔牯佬
·台湾与钓鱼岛(四)
·大味必淡 再读孙犁
 
·用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企业
·轮椅上的两岸情
·四年创业发展路 一曲两
·用心 真心 贴心
·我是来自台湾的襄阳人
·襄阳人的热忱打动了我
·汉江是我的牵挂
·吴礼淦:黄石发展好前途
 
 
走向共和
2011-08-15 09:38:22    华夏经纬网

  (一)阳夏战争形势反复

  武昌起义后,清廷震惊,立即调兵遣将前来镇压,湖北军政府也作好应战准备,招募3万余新兵,扩编军队,在汉口(当时称夏口厅)、汉阳与清军进行了40多天的激战。史称“阳夏战争”。

  10月19日,革命军向盘踞在汉口刘家庙的张彪残部和河南援军发起进攻,经激战,攻占刘家庙,歼敌千余名,首战告捷。对军政府来说,此役不仅是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且还赢得了列强尊重,各国领事纷纷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并发布严守中立布告。其后,黎元洪任命张景良为前线总指挥。但由于张景良通敌,整个战斗指挥混乱,屡战不利,前线谢之恺、马荣等战将相继阵亡,革命军退守汉口市区,各自为战,形势危急。

  10月28日,同盟会军事领袖黄兴、张难先、田桐等到武昌,受到军政府同志热烈欢迎,还特地制作两面“黄”字大旗,沿街宣传“黄兴到”的消息,大大振奋了士气军心。恰在此时,清廷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水陆各军,率先头部队1.5万余人反扑武昌。而革命军在汉口仅有6000余人,人数和装备上均处于劣势。面对强敌,黄兴立即赴汉口督师,指挥反攻,曾一度击溃清军,随后双方形成对峙局势,清军发动进攻,革命军则利用街巷阻击,使清军每前进一步均付出极大代价,难以长驱直入市区。清军前线指挥官冯国璋竟下令焚烧街市房屋,大火3昼夜不熄,革命军被迫撤守汉阳。

  (二)黄兴临危受命

  黄兴指挥革命军激战数日,却毫无名义,不便统一指挥和协调行动。革命党人便公推其为战时总司令。为壮军威,黎元洪于11月3日在武昌阅马场筑坛拜将,树“战时总司令黄”大旗,向黄兴颁发委任状,并在讲话中对黄兴推崇备至。黄兴登台表示“为国尽瘁、义不容辞”的决心,全场鼓掌鸣枪欢迎,齐呼“中华民国四万万同胞万岁!”等口号。

  黄兴接受汉阳战守全权以后,声威大振。当天就赶赴汉阳,设总司令部于伯牙台,以李书诚为参谋长、田桐为秘书长,策划汉阳保卫战。此时,袁世凯的北洋精兵已达3万余人,源源不断进击,而只有2万余人的革命军则顽强抵抗。21日,清军占领汉阳三眼桥。黄兴将主力集结于十里铺一线,先后两次反攻未得手。26日清猛攻十里铺,黄兴指挥不灵,援鄂湘军将领甘心典擅自率部撤回湖南。王隆中苦战疲惫,也退至武昌。黄兴在命令无人接受的情况下,只好撤离汉阳。27日汉阳失守。黄兴向军政府报告失利原因后,从武昌乘船离鄂。黄兴自10月28日到汉,至11月27日离鄂,前后在武汉苦战一个月,虽然是负命而来,遗恨而往,但他那种临危受命,奋勇顽强的精神,给武昌首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居正对此评论说:“自克强坚守汉阳以后,各省乘机大举,次第响应,革命军声威日壮,基础日固。故克强之功不在守汉阳之孤城,而在其大无畏精神。以未教练之民军,抵抗北洋教练之雄师,因此稳定起义之武昌,促各省革命之崛起。阳夏之艰苦支持自不得不归功克强。”

  (三)南北议和建立民国

  11月27日,革命军退守武昌后,清军占领汉口、汉阳,进入隔江对峙的和谈阶段。12月2日在英国人的调停下,双方代表在武昌洪山宝通寺签署了停战协议。

  在阳夏战争中,革命军虽然失利了,但这一战役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效地保卫了首义之区武昌和第一个革命政权,并为各省革命党人树立了一个英勇抗敌的典范。同时,阳夏战争使大量清军主力陷于武汉战场,有利于各省起义,有效地促进革命军在全国范围的发展。清政府虽然得手阳夏,却在全国范围内陷于四面楚歌之中。

  从10月10日武昌首义到11月9日,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已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等13省和最大城市上海及其他许多州县宣布起义,清朝的一部分海军也投奔到革命方面来。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和席卷全国的群众自发斗争,汇成巨大革命洪流,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先生从海外归来。29日,17省代表集会南京,选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告终,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也从此结束。

  伟大的辛亥革命缔造了共和,建立了民国,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光辉篇章。武昌首义,彪炳千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发表感言 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拜将台
  ·抱冰堂
  ·楚望台军械库
  ·工程营旧址
  ·黄兴铜像
  ·烈士祠牌楼与胜利亭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