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北台湾 ----湖北首页----湖北专题----辛亥百年----相关文章
 
·湖北概况
·地理位置
·三峡工程
·主要资源
·主要城市
·基础设施
·观光旅游
·金融机构
 
 
·梅花品种资源最多的园圃
·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
·楚天第一奇洞--太乙洞
·长江天堑第一座大桥--
·花木兰家乡--木兰山
·独具特色的天然洞穴--
 
 
·在希望田野上
·台湾医疗保健发展见闻录
·体验创意台北
·台湾与钓鱼岛(五)
·古柏树下的两岸亲情
·沔牯佬
·台湾与钓鱼岛(四)
·大味必淡 再读孙犁
 
·用中华传统文化引领企业
·轮椅上的两岸情
·四年创业发展路 一曲两
·用心 真心 贴心
·我是来自台湾的襄阳人
·襄阳人的热忱打动了我
·汉江是我的牵挂
·吴礼淦:黄石发展好前途
 
 
长春观
2011-08-12 15:35:42    华夏经纬网

  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hú)山(蛇山)中部,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

  相传古代,此地为湖汊,因多松树而称之为“松岛”。楚地崇巫,甚有影响。故秦汉以后,此地有“先农坛”、“神祗坛”、“太极宫”之称,即王侯祭祀天地、祖先之地。据传道教始祖老子曾应弟子之邀赴庐阜“会五老”,到了江南鄂州即西转而到湖港之乡、双峰山麓的长松岛。人们为了纪念他,附会说此松岛为长松岛,建老子宫以示纪念。南宋的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坛记》中真实地记载了这块风水宝地:“城东黄鹄山,废营地一区。东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元初时,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号长春子,创道教十方丛林制度多次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封赏,掌管天下道教。于是丘处机便派弟子至荆湖之地的武汉创办道教丛林,弟子为纪其事,在松岛修建长春观,祭奉长春真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为长春真人圣诞,长春观要举行隆重盛大的丘祖会,武汉民俗称之为“迎春会”,也称“燕九节”。《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为此作有《燕九竹枝词》:“才是星桥又步云,真仙不遇心如结”,描绘了这一盛会。明时楚昭王朱桢过生日,至黄鹄山的长春观为其父朱元璋祈寿降香,取“长春观”长春二字改此山为长春山。清诗人王柏心在《过长春观鹿频炼师气诗》中道:“山川俯迎劫灰余,杰观盍开阆苑居;紫府琼台仍缥缈,亡都金阙故清虚”。乃言长春观几经战火,几经修复,历史沧桑。

  长春观有闻名于世的“三绝”,那就是全国仅留一块的“天文图”、带有藏族风格及欧式风格的建筑、乾隆帝御赐“甘棠”石刻。全国在1949年留有三块“天文图”碑,为道教天文学家所留,上刻有“谕旨”二字。一块在杭州玉皇山,一块在陕西某观,一块即在长春观。现前二块皆毁,仅留长春观一块全图碑,乃为一绝,是极珍贵的天文学文物;长春观是我国道教唯一的一个带有藏族风格及欧式风格的建筑群。原因有二,一是清末助建长春观的钦差大臣官文乃满族人,崇信藏传佛教,所用工匠受其影响,将藏族吉祥物大象及藏红花图案装饰于殿堂。二是清末长春观主持侯永德原本是左宗棠手下的一员将官,后出家为道人,主持长春观时受西方思潮影响,以欧式风格和中式风格相结合,修建了全国唯一的欧式建筑为主体的道教建筑——道藏阁,其屋檐上用水泥“堆塑”而成的传统花饰,其工艺现已失传,堪为一绝;再则是位于道藏阁前的乾隆亲书石刻“甘棠”二字,也是在道教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帝王题词,亦为一绝。

发表感言 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归元寺
  ·中山舰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东湖
  ·黄鹤楼
  ·武汉晚报10大新闻线人免费游览台湾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