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1569——1625)原籍南昌,寄籍江夏(今武昌),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曾任江南督学,试卷全部亲自批阅。阅卷时将几条长凳连接起来,把试卷一字儿鳞摊于长凳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朱笔,一目数行,每当读得佳作,则用大酒樽痛饮,以表达心中喜悦之情;若遇荒谬劣作,则舞剑一回,以抒胸中郁气。凡有高才,无一遗漏地拔擢出来。
冯梦龙(1574——1646)为吴下才子,亦出自熊廷弼门下。梦龙为通俗文学作家,所撰《挂枝儿》小曲与《叶子新斗谱》曾在青年人中风靡一时,甚至有因斗叶子(赌博)致倾家荡产者。那些青年的父兄认为冯为教唆者,群起攻之,并告到官府,使冯梦龙面临纠缠不清的诉讼。
当时正值熊廷弼罢职在家,冯梦龙乘船沿长江西上,到江夏来向老师求援。二人相见寒喧之后,熊突然问道:“海内盛传冯生挂枝儿小曲,你带了一两本送我吗?”冯十分尴尬,不敢正面回答,连声责备自己,然后道出了不远千里来求援之意。熊廷弼说:“这事不难办,不必担心。先吃饭,容我慢慢想办法。”一会儿饭菜上桌,仅枯鱼、焦腐两碟,粟饭一盆,冯梦龙见此简陋饭菜,面露难色。熊廷弼对他说:“晨选喜肴,夕谋精粲,你们吴下书生大多如此,像这样的饭菜当然是不可款待你的,然而大丈夫处世,不应对饮食要求太高,能够饱餐粗粝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说罢自己带头大口吃起来,冯梦龙吃了一点表示意思。饭后,熊廷弼交给他一封信,嘱他顺道转交给熊的一位好朋友,求援之事,只字不提,临走时抱了个大冬瓜相赠。瓜重数十斤,冯梦龙弯腰接住,心里很不高兴。他抱不动那么重的瓜,还未走到船上,便把瓜扔了,上船鼓棹而去。
船行数日,在一个大镇停泊,熊廷弼的老朋友就住在那里。投书进去不久,主人即亲来船上拜会冯梦龙,并把他请到家中,华诞奇肴,妙妓清歌,盛情款待。散席后,主人向冯梦龙深深一揖,说道:“先生文章霞焕,才辩珠流,天下之士,莫不延颈企踵,欲一睹先生风采。今有幸得先生亲降寒舍,是天助鄙人,乃三生有缘。但念吴头楚尾,两地相距遥远,简陋寒舍也不可能长久留住先生。再备有一份薄礼,以赠先生从人,望勿推辞。”冯梦龙不解其故,婉谢而别。回到船上,则见白银300两,早已送至舟中。冯梦龙回到家里,方知熊廷弼已致书当道,被告之事刚被撤销。
对于熊廷弼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冯梦龙,曾有人评论说:“盖熊公心爱犹龙(按:冯梦龙字)子,惜其露才炫名,故示菲薄。而行李之穷,则假途以厚济之;怨谤之集,则移书以潜消之。英雄举动,其不令人易测如此。”
(严锴)
【 发表感言 】 | 【 关闭窗口 】 |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