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台湾大健康产业(云锦)示范
·贵州正安:用吉他连接贵州与世界
·贵阳清镇市召开会议审议王庄台湾产业园区规划
·遵义市湄潭县台湾人参首乌种植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简介
·关于促进黔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
·全省台办系统台胞台企服务热线一览表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大措施
·取消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西南地区最大的土特优农产品博览城
·贵州省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形成
·关于支持台资企业登记注册的措施
·《关于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意见》
·贵阳孔学堂简介
 
  当前位置>>贵州
真实可见的希望两岸媒体人走进贵州一所特殊的学校
2018-10-11 13:25:15    华夏经纬网

盛华职业学院校办公室主任龙度勋向记者介绍盛华职业学院情况。(中国台湾网 李航 摄)

    2008年,贵州省年GDP排在全国各省GDP排名的末端,许多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学上,早早的步入社会,开始为家庭分担压力。这个时候,一对来自台湾的夫妇,在贵州出资举办了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9月28日,两岸媒体贵州“桥“之旅一行记者驱车前往位于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百鸟河景区内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深入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

  据了解,该校创建于2011年,是华人商界领袖、台湾爱国企业家王雪红、陈文琦夫妇秉承其父王永庆先生的教育扶贫理念,捐赠建设的一所公益性慈善大学。起初,王雪红夫妇希望捐钱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但后来他们意识到,捐钱只能解一时之渴,并不能根本解决孩子们的问题,所以最后决定修建这样一所学校。

  盛华职业学院校办公室主任龙度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为资助贫困学生,每年会拿出应收学费的50%以上,用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起居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是他们的办学宗旨。

  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上VR设计课程的学生,他和记者说,在这里不仅掌握了步入社会后赖以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很多原本没有经济能力读书的同学,在学校的帮助下能有机会走入课堂,享受他们本应享受的权利。

  台湾亮点新闻网总编辑钟东荣在参观时表示:“我很佩服这对夫妇在这里做的事情,他们办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所‘学校’。在这里,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们知识,更多的是帮助学生们建立了自信,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除此之外,龙度勋还提到,学校内设立的课程并非空穴来风,每一门专业都有一家相应的企业在背后支撑,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了极大帮助。据了解,学生在校内创新、制作的手工艺品和科技产品,都会通过相应企业进行销售,赚来的钱再回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困难。“我们学校创立了两个理念叫作‘作业就是作品,作品就是产品,产品就是商品’和‘上课就是上班,老师就是经理’,这种理念把在学校学习和企业的经营连接起来,在企业有收益的时候,学生同样可以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台湾台中广播业务经理陈慧莹说道,”他们在学校中就可以了解到如何经营和出售自己的产品,同时还能传承文化和技术创新,这个是非常棒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中有超过200位盲人学生,他们可以在学校中学习声乐和推拿按摩两个专业。据校方介绍,盛华职业学院为盲人学生设立了“三免三提供“政策,即免学费、书费、住宿费,提供生活费、学习用品、寒暑假往返交通费。该校毕业的盲人学生年收入平均已超过5万元,学校极大程度上帮助残障学生建立了自信心和基本生活保障。

  台湾《旅读中国》杂志社企划主编吴歆宜说,“一对台湾夫妇在大陆做了这么好的事情,但在台湾几乎没人知道,为善却不张扬,真的让我很钦佩。“

  此次两岸媒体贵州“桥“之旅活动已接近尾声,两岸媒体人深切体会到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与独特魅力,为台湾同胞了解贵州、了解大陆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两岸媒体人欣赏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中国台湾网 李航 摄)

认真学习素描的学生。(中国台湾网 李航 摄)

先进的VR技术课程。(中国台湾网 李航 摄)

干净的校园。(中国台湾网 李航 摄)

整洁明亮的教室。(中国台湾网 李航 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