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合肥投资要素概览
·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外贸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跨越、进十强”的意见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肥东县简介
·肥西县招商引资
·长丰县招商引资
·汽车、装备制造产业
·家用电器产业
·化工产业
·食品及农副产品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当前位置>>文化民俗
黄梅戏
2012-05-28 15:41:31     华夏经纬网

    是我省主要的地方戏,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其特点是载歌载舞,长于抒情,接近生活,唱腔优美,表演朴实细腻,韵味醇厚隽永。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由民间山歌小调发展而成。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清道光前后在鄂、皖、赣毗邻地带形成民间小戏,后与民间歌舞和音乐相结合,吸收青阳腔、徽剧的音乐、表演艺术,演出了大戏。唱腔以抒情见长,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唱小调为主,平词则常用于大段表叙和抒情。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淳朴、健康的格调表现人物。伴奏主要乐器是高胡,并以其他民族乐器相配合,现又从音乐方面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旋律更为优美。黄梅戏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为已故的严凤英,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等。一些优秀剧目在华东及全国戏曲会演中曾多次获奖,并拍成电影电视。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仅合肥、安庆等地有黄梅剧团、黄梅戏院校和研究机构,江苏、湖北、福建、江西、吉林、浙江等省均有黄梅剧团,其影响和声誉还远及港澳和东南亚一带。

  相关文章
合肥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