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区域
四大开发区
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示范区座落其中。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汽车、家电电子、装备制造、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合肥出口加工区座落其中。
国家级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已形成以新型平板显示为代表的泛半导体产业集群。
省级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等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旅游休闲、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其他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
肥东经济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区、双凤经济开发区、庐江经济开发区、巢湖富煌经济开发区、瑶海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包河工业园区。
投资导向
“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做大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千亿元级产业
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两千亿元级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4个千亿元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
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旅游服务、社区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和娱乐、城市综合体等。
城市基础设施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城市轨道交通、城际快速铁路,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水资源保护,污水、垃圾处理,生态治理与修复等。
现代农业
特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等。
投资成本
合肥拥有半汤、汤池得天独厚的温泉旅游资源,铁、硫铁、铅、锌、白云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各类矿产达37种,其中明矾石储量位于全国第二。
合肥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足,自来水:130万立方米/日;供电:现有500KV变电所2座,220KV变电所24座。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143.68亿千瓦时,最大负荷为298.8万千瓦。城市集中供热能力达1476吨/小时;燃气管网已覆盖城市建成区,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供电收费 |
|
分 类 |
电度电价(元/千瓦时) |
基本电价 |
不满1kv |
1-10kv |
35kv |
110kv |
220kv |
最大需量(元/千瓦/月 |
变压器容量(元/千伏安/月) |
一般工商业用电 |
0.8938 |
0.8788 |
0.8638 |
|
|
|
|
大工业用电 |
|
0.6750 |
0.6600 |
0.6450 |
0.6350 |
40 |
30 |
农业生产用电 |
0.5558 |
0.5408 |
0.5258 |
|
|
|
|
水、气收费 |
|
项 目 |
类 别 |
单 位 |
价格(元) |
备 注 |
供水 |
水费 |
居民生活用水 |
第一级 |
吨 |
2.31 |
到户价格 |
第二级 |
吨 |
2.77 |
到户价格 |
第三级 |
吨 |
3.79 |
到户价格 |
行政事业用水 |
吨 |
2.6 |
到户价格 |
工业用水 |
吨 |
2.65 |
到户价格 |
经营服务用水 |
吨 |
3.03 |
到户价格 |
特种用水 |
吨 |
9 |
到户价格 |
供气 |
天然气 |
居民用气 |
立方米 |
2.33 |
按月实际使用量计收 |
工业用气 |
立方米 |
3.2 |
商业用气 |
立方米 |
3.2 | |
公路及铁路运输成本及运输时间 |
|
目的地 |
公路 |
铁路 |
运费(美元) |
时间(天) |
运费(美元) |
时间(天) |
上海 |
730 |
1 |
396 |
2 |
南京 |
347 |
1 |
293 |
1 |
北京 |
1102 |
2 |
603 |
3 |
广州 |
1389 |
2 |
713 |
4 |
港口运输成本及运输时间 |
|
港口名称 |
距离合肥距离 |
合肥至这些港口的运费 |
芜湖港 |
174公里,水路耗时12小时 |
20元人民币/吨 |
南京港 |
242公里,水路耗时16小时 |
26元人民币/吨 |
上海港 |
676公里,水路耗时50小时 |
40元人民币/吨 |
投资申办程序
境内、外投资者来合肥市投资设立企业,在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审批、注册等相关手续。根据投资企业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直接办理、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全程代理代办制4种形式,办结时限不超过7个工作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