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合肥投资要素概览
·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外贸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跨越、进十强”的意见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
·关于印发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肥东县简介
·肥西县招商引资
·长丰县招商引资
·汽车、装备制造产业
·家用电器产业
·化工产业
·食品及农副产品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当前位置>>合肥概况
地名由来
2012-05-28 14:52:50     华夏经纬网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 

  北支(东淝河),二百里 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地名的沿革

  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曾为扬州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隋初复改合肥县,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 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肥西县。1988年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2002年3月,合肥市区划调整,大致以南淝河、板桥河、老环城路、金寨路为界,将原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调整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至今,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合肥市台办供稿

  相关文章
合肥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