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前景 ·社会事业
·自然资源 ·地理人口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经济社会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26条办事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当前位置>>安徽概况
经济社会
2021-02-08 10:17:11    华夏经纬网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全省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改革创新,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一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省生产总值从2.38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发展格局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二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率先获批布局,“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立柱架梁,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粮食产量由全国第6位上升为第4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7.3%和1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2.4%提高到40.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五是区域发展整体效能全面提升。全省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一圈五区”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改善,高铁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位,实现“市市通高铁”;“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公里;“一枢五支”机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加快发展;淮河、长江干流骨干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引江济淮世纪夙愿付诸实施。六是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森林覆盖率30.22%,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七是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保持全国最少。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跻身世界500强,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实现战略重组,港航资源整合实现一体化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超60%,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7.8万户、增长113%。林长制、编制周转池、县域医共体、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等改革品牌不断涌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迈出新步伐。八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和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提前3年实现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342.9万人。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56.44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7.37万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每年3261元提高到7670元。连续9年进入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入选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达12个、居全国第2位,入选中国好人总数1491人、居全国第1位,中国好人安徽多!

·醉翁亭 ·小孤山
·齐山 ·水西寺
·杏花村 ·五松山
·天柱山 ·桃花潭
·秋浦歌 ·天门山
·谢眺楼 ·敬亭山
·九华山 ·黄山
·新安画派
·凫荷图
·海阳四家
·程邃山水册
·徽州木雕艺术特色
·徽州砖雕艺术
·徽州石雕艺术
·歙砚雕刻
·错简派
·不居集
·古今医统大全
·江村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