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
->
商战精英
北上!香港白领掘金上海
2003年02月28日00:00
华夏经纬网
24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架波音737国际航班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一个9岁的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来到黄浦江边,他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外滩边古老的建筑。10年过后,他和妈妈又一次来到了上海,这一次坐的是晚班飞机,到了虹桥机场已是晚上10点钟,可是已经没有了出租车,他们只好坐公交车到了市区。虽然这个男孩暗暗觉察到,他和这个地方有着某种缘分和渊源,但是他从未想到过,自己以后会和这个城市产生分割不开的联系和感情。 10年前,香港人到内地工作是个新鲜事。但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愿意到内地工作的香港人逐渐增多。根据南方某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目前长期在内地工作的香港人有20万—30万,主要集中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仅深圳就有约8万人。在上海的香港人数仅次于深圳,约有4万人。近来的一系列动向表明,中层人才已成为香港人北上求职的主力军。 一项统计数字表明,香港人在内地工作、生活的热点城市主要有三个:深圳、东莞与上海。深圳与香港只是一关之隔,香港人在深圳工作、生活兼有,在东莞多数是买房度假,在上海则更多地是为了发展、做生意。随着上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财富论坛召开、APEC会议举行、申博成功、磁浮列车开通等,香港白领对上海更是趋之若鹜,相比之下,珠三角城市有被逐渐冷落的倾向。香港人关注上海,势头正旺。
香港白领的上海情结
“我想以后我会留在这个城市里,我的黄金十年希望能够在黄金一样的地方工作,和上海一起向前冲。” 2003年2月24日傍晚,华灯初上,在外滩边上一栋写字楼的办公室里,叶庆刚刚结束了一个与香港总公司的长途电话会议。他就是那个曾经两度来过上海的男孩。两年前的一天,他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说准备派他去上海做华东、华北地区的总经理,然后给他一段时间考虑。那时候的他,已经是香港一家物流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他完全可以选择留在香港,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当天下午,他就答复公司说:“我愿意去上海。” 时光倒转到2001年,当叶庆第三次走出虹桥机场时,已是夜色阑珊,万家灯火,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熟了,而上海与过去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出租车飞驰在延安路高架桥上,两旁耸立着高楼大厦,霓虹闪烁,出租车司机身穿制服,彬彬有礼。车里的收音机正播放着“夜上海”这首老歌,一切都好像有点如梦似幻的感觉。 初到上海的时候,一切熟悉而又陌生。外滩的百年老楼依然挺立,只是外滩对面那一片农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珍珠般美丽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头戴皇冠的金茂大厦,还有气势恢宏的国际会展中心、树影婆娑的滨江路。他买了一张地铁票,乘地铁来到了浦东陆家嘴,从浦东眺望对面的外滩,又是一种别样的感受。此时,他已经深深地为这个城市着迷了,这是个古老却又充满了动感的国际化大都市。 对很多香港人来说,在广东工作和生活都没有什么问题,至少大家在语言上可以沟通,因为香港人从小讲的是广东话或者英文,讲普通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地方的方言了。在上海,人们讲普通话,还有上海话。如果不能畅通地与人沟通交流,如果不能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在这里也许可以生活得很舒适,但是内心却会觉得很孤独。 叶庆说:“不管在哪里,能够听懂当地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刚来时听不懂上海话,觉得很没有安全感。于是我就看电视台的上海话节目,让公司的同事在工作的时候都可以讲上海话。到今天,我已经可以听懂80%的上海话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和生活,本身都是很宝贵的经验。何况是在自己如此喜欢的上海。叶庆刚来的时候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融入这里的生活中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作好了心理准备。 叶庆坦言:“到内地工作,确实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选择。我觉得内地的市场很大,我能够施展的空间也更大。现在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够得到客户和同事的信任。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客户会认为香港人是很会做生意的,人也是很狡猾的;公司的同事觉得总公司派了一个对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人过来,对他们指手画脚。现在没有人会这么看我了,大家都把我当作一分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以后,我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我在香港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这里发挥我的优势。我想以后我会留在这个城市里,我的黄金十年希望能够在黄金一样的地方工作,和上海一起向前冲。”
宁愿减薪也要留上海
在内地城市中,上海对香港人才的吸引力最大,一些原本年薪在百万港元以上的人才甚至表示,如果能到上海工作,情愿把薪水降到二三十万元人民币。 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上海是全中国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焦点。据香港媒体最近的一份调查表明:现在有10%的香港人愿意减薪30%去内地,20%的人愿意减薪20%去内地,还有30%的人愿意减薪10%去内地。可是在几年前,就算公司提供加薪、增加福利和升职的优越条件让香港人去内地,也没有几个人愿意。 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后,全球500强企业大都在内地设立了分公司及办事处,内地人才已开始逐渐掌握国际先进的经营和管理技巧。但是有的香港人由于所受教育及成长环境与内地不同,对内地的文化、政治及人际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而且越来越多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学成后归国工作,成为香港人北上工作的最有力竞争对手。 一般而言,从香港公司外派一名员工到内地工作,成本要比聘用当地员工高出2-3倍。随着本地人才的成长,一批香港的部门经理,渐渐被内地人才所代替。一些人回了香港,更有不少人宁愿放弃房贴、机票等一部分福利,甚至减薪也要留在上海。 香港中层人才相对于内地人才还是有他们的优势及特点。他们或者是掌握了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或者有较长时间的跨国机构工作经验,掌握了比较规范的公司管理手段,了解国际化公司运作的惯例。而且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同,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目前这类人才在香港的月薪大多在2万—4万港元,如果进入内地工作,他们会把月薪期望降到2万元人民币以内,使一些内地企业可以接受。 更多的香港白领是看好内地经济的发展,更看重内地的工作经验所带来的长期利益的,虽然短期内得不到很满意的酬劳,但这种工作经验对他们的将来大有益处。在内地城市中,上海对香港人才的吸引力最大,一些原本年薪在百万港元以上的人才甚至表示,如果能到上海工作,情愿把薪水降到二三十万元人民币。 正如叶庆所说的:“中国现在是全世界的焦点,上海是中国的焦点!”
相关链接 更多香港中层人才赴内地
根据香港计划部资料显示,在1999—2001年之间,经常到内地进行商务活动的香港人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截至2001年,这一数字为21.1万人(约占香港所有工作人数的8%)。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香港的中层人才,60%是经理或者专业人才———家庭收入几乎是香港平均收入的两倍。 随着中国加入WTO,由于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香港中层人才到内地工作的潮流应该会是长期的。即使这一增长速度每年以10%计算,那么到2013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66万人,相当于香港所有工作人数的17%。在未来十年内,其中50%在内地工作的香港人将选择永久居住在中国内地。
香港专才受内地企业欢迎
根据某人力资源公司对“内地企业对输入香港专业人才的期望”的调查显示,拥有国际管理营销经验和金融财经知识的香港专才成为内地企业所青睐的对象。 调查认为,内地企业认为香港专才能够为内地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国际知识和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最需要管理、金融、法律方面的香港人才;选择香港专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具有国际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海外工作的背景;招聘香港专才的主要职位还是集中在管理类;但是内地企业普遍认为招聘香港专才的主要困难还是在待遇问题上。 在内地,北京高科技人才无“户口”、房子之忧,留学归国人员可以搭乘“直通车”;在上海,海外人才在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白手起家者还可获得15万元人民币的“浦东新区创业资金”无息贷款;深圳计划未来5年引进国内外专才20万;武汉、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也不甘落后,频频向海内外人士招手。(袁梅) (人民网)
【
发送给好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匿名
评论内容:
(剩余字数:
)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评论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热点文章排行
热点专题
频道特别推荐
两岸经贸
热点投资
走近台商
投资大陆
企业采风
热点观察
商战精英
财富话题
聚焦开发区
招商广场